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卷首语藏

  • 做名师更要做“明师”

    张方群;

    <正>上好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不能仅仅追求成为教学水平一鸣惊人的名师,更要成为“明师”,培养出有思维、有追求、有素养、有未来的国家栋梁之材。首先,上课要让学生能听明白,即通过教学,将重难点讲清讲透,深入浅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其次,要进行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明辨是非;最后,要提高自己的精神生命,照亮学生的未来生活。

    2025年06期 No.990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前沿视点_理念传导

  • 学生立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价值引领的根本遵循

    殷斌宇;

    2024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开始使用新修订《道德与法治》教材,开启了又一轮课程改革的帷幕。这轮改革既有人工智能科技赋能的时代背景,也有教育评价指向立德树人的根本转向。之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建构课堂,更倾向以成人视角而鲜有学生立场。在新教材使用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立场,回归生活情境,融洽师生关系,拓展学科维度,摆正学科评价,筑牢资源平台,理顺价值通道,助推价值引领和素养培育落实落地。

    2025年06期 No.990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批判性思维方法过程性培育探索

    王冬月;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高阶思维,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备的一种思维能力。培育批判性思维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要素之一,但在具体实践中,很多教师仅仅停留于表面,或企图通过短时间的强化来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导致教学走进误区。批判性思维的培育是过程性的,必须要有学生的切身参与,且久久为功地训练和强化。据此,批判性思维的培育应根植于知识情境,形成于问题意识,发展于合作探究。

    2025年06期 No.990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立德铸魂

  • 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刘志伟;王常亮;

    在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要主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积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为此,应依“标”靠“本”,让爱国主义教育有“据”可查;量“体”裁“衣”,让爱国主义教育适“度”融合;拓“源”开“流”,让爱国主义教育活“水”不断;跨“域”越“界”,让爱国主义教育“花”开满园。

    2025年06期 No.990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新区新路

  • 核心素养导向的共情课堂实践

    郭元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运用共情理论创设教学情境、设计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激荡思维,在与教师共情、与同学共情、与知识共情的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同理心为切入点,从设导入引共情、选热点诱共情、借评价启共情、以竞争促共情、融学科生共情五大方面,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共情课堂实践路径。

    2025年06期 No.990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跨学科融合三维实践

    卢雪艳;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具有跨学科特征,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从跨学科资源、能力、方法三个维度渗透融合,提升课堂质量,激发课堂活力,推动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2025年06期 No.990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人教走廊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焕发青春活力”修订说明

    钟晓琳;

    新修订《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下册聚焦青春生命成长,第二单元以“焕发青春活力”为主题,统领自尊、自信、自强三课内容,是本次教材修订的一个重要变化。基于新教材变化,从课程依据、设计意图、内容解读、教学建议等方面解读“焕发青春活力”单元,助力广大教师学透、用活新教材。

    2025年06期 No.990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海导航

  • “焕发青春活力”大单元教学探析

    王偲瑶;王磊;

    新修订《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焕发青春活力”聚焦青春生命成长主题,从“自尊”“自信”“自强”三方面内容展开。本单元教学设计围绕核心任务“我为青春代言——为梦想赋能”展开,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脱口秀的创新形式,激发青春活力,引导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青春态度,从而促进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核心素养发展。

    2025年06期 No.99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学新视

  • 打破学科藩篱 提升核心素养——八年级宪法主题跨学科学习

    葛敏明;

    跨学科主题学习逐渐成为学科融合教学的一种趋势。以宪法为主题,融合道德与法治、历史、语文及美术学科知识,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要厘清学科结构,合理制订学习目标,创设真实情境,明确任务导向,鼓励成果创新,进行合理评价,从而真正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2025年06期 No.99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活用图尔敏模型 优化思政课教学

    许悦;

    论证能力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要培育的关键能力。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逻辑混乱、关系模糊等论证思维典型问题,可依据图尔敏模型六要素,创设契合主题的教学情境,由此形成初步结论,限定反驳形成最终结论,以达成培育论证思维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培育核心素养。

    2025年06期 No.990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育教学

  • “双新”背景下道德与法治结构化教学策略

    牛作富;陈昌龙;

    在贯彻新课标、使用新教材的“双新”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应运用单元结构化教学策略,制订教学目标,设计序列化教学活动、体系化评价任务。通过教学的结构化、活动化、过程化、方法化处理,赋能学生认知建构,提升学习质量,促进素养落地。

    2025年06期 No.990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视界融通: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智慧之举

    金慧;

    作为联通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中间环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通过教材互看、教学互看、学科互看,落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2025年06期 No.990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大思政课”视域下走向生活情境的深刻课堂——以九年级“创新驱动发展”为例

    郭玲;徐春飞;

    新时代,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要善用“大思政课”,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深刻课堂主张以情境感悟、聚焦问题、思辨释疑、反思内化为教学逻辑理路,创造深刻的学习体验,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5年06期 No.990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课例赏评

  • 厚植国防教育的“五性”土壤——以“军强才能国安”为例

    张玉;王金旺;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和有力支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将统编《道德与法治》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相结合,充分发挥课程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从整合课程教材的国防知识、关注军事时政的国防局势、学习模拟实践的国防技能、聆听英雄人物的国防故事、融合地域战役的国防历史等维度出发,砥砺学生家国情怀品性、忧患意识悟性、国防参与血性、英雄气概刚性、军民鱼水柔性,不断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25年06期 No.990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项目化学习的“五个基于”

    刘帅;杨方凯;

    项目化学习以真实问题为情境,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强化课程的实践性,拓宽了培育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实现课程育人的途径。高质量项目化学习设计要聚焦学科大概念、转化驱动性问题、创设真实性情境、融入多元化实践、指向进阶式评价。

    2025年06期 No.990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魅力实践

  • 以鲜活“大思政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孔凡敏;

    淮海战役纪念馆有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是鲜活的“大思政课”育人基地。走进纪念馆开展教学,引领初中学生了解淮海战役中依靠人民这一精神内涵,洞悉人民全身心投入这场伟大战役的原因,深刻理解人民支持是战役胜利的根本原因。在纪念馆丰富的史料中探析从民心到民力,增强学生政治认同;在革命故事中感受人民伟力,培育学生健全人格;以史明志,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2025年06期 No.990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服务性学习:实践生成学习故事

    史慧;

    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效果通过鲜活的外化行为表现出来,学生在服务性学习等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是其学习效果的重要表征。开展服务性学习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增长点。新修订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嵌服务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社区生活、开展社区服务、聚焦生成问题、构建评估场域等环节,外化核心素养培育效果,真正落实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5年06期 No.990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学样态

  • 打造智慧课堂的关键三招

    符影;

    智慧课堂核心在于开发和利用新平台、新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智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协同探索和构建学习方法,已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应主动聚焦数字技术,推进数字监测,用好数字资源。

    2025年06期 No.990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活水天成_习而时察_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初中生讲述身边的中国故事

  • 一封跨越时空的家书

    赵哲涵;

    <正>2035年的华夏:明珠耀东方,锦绣绘远景。当我执笔挥毫之际,晨光熹微,映照着教室窗外那面猎猎作响的五星红旗。思绪万千,仿若春日里绵绵不绝的溪流,奔腾不息却又温婉细腻地流淌着。十年光阴,旧貌新颜,今日的慷慨誓言,必将在未来绽放异彩。“少年自有少年志,青春自有青春诗。”我们这一代,生逢其时,沐浴在新时代的春风里。十年后的神州大地,我仿佛已看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时必定是一幅恢宏壮丽的画卷。

    2025年06期 No.990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写给十年后的祖国的一封信

    吕新普;

    <正>亲爱的祖国妈妈:您好!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已是2035年。十年来,您的变化日新月异。作为您的子孙,我感到无比骄傲!我骄傲于您的繁荣。这十年,您砥砺前行。在党的领导下,您自强不息、奋力攀登,一步步向前迈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进入了创新型国家前列。您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等续写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灿烂神话。

    2025年06期 No.990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写给十年后的祖国母亲

    周玉琳;

    <正>亲爱的祖国母亲:嗨,祖国母亲!当我提笔写下这封信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现在是2025年,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初中生。我常常会想,十年后的您,会是什么样子?十年后,城市环境更加美丽。街道干净整洁,路边开满五颜六色的花朵。走在街道上,微风拂过,阵阵花香,让人心情格外舒畅。我们的房子变得更加智能,冬暖夏凉,还能自动清洁。每天回家,一推开门,屋子就已经自动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声令下,家用电器井然有序地为我们服务。比如,智能冰箱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健康需求,自动推荐食谱,帮我们下单买菜。

    2025年06期 No.990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写给十年后的祖国

    陈德煜;

    <正>令人憧憬的十年后的祖国:您好!今天,您迎来了信息技术时代。十年后的您,是否会变得更加美好?您是否继续保持着现在的和平与安宁?目前,您的周边国家正经历战争,而您却始终保持着和谐稳定。这是因为您的国防实力强大。十年后,您是否已经研发出更先进的军事装备?或许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战机、战舰、坦克、导弹……十年后的您比现在更加强大,拥有更加完善的国防设施。

    2025年06期 No.990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刺桐花信,十年之约

    吕淑妍;

    <正>亲爱的祖国:您好!我是一名泉州的中学生,此刻正坐在洛阳古桥畔,任微风轻拂衣袂,思绪悠悠,飘向十年后的远方。我满怀着憧憬与期待,给十年后的您写下这封信。听爷爷奶奶讲述,20世纪80年代的泉州出行方式极其单一,自行车、公共汽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然而,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如今的泉州早已旧貌换新颜,高铁如银色蛟龙穿梭于神州大地,机场似鲲鹏展翅连接着大千世界,大大便捷了人们的出行。

    2025年06期 No.990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十年奋进 蒸蒸日上

    姚景润;

    <正>世间万物,沧桑变化。十年来,中国人民用辛勤劳动撬动祖国发展:中华文化更加灿烂,中国科技快速发展,中国精神焕发时代光芒,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强!“神女应无恙,当惊世果殊。”几多回忆,几多变迁!回望过去,封建统治的腐败和西方列强的侵略,使我国人民遭受了无尽苦难。在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彻底站起来了。随后,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基石。

    2025年06期 No.990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将中国梦刻在心中

    左佳熠;

    <正>致十年后的祖国母亲:展信佳!当这封信跨越时光的河流,静静地躺在您宽阔的大手中,我深知,您已非昔日之中国,而是站在世界舞台中央更加辉煌璀璨、自信从容的东方巨龙。十年光阴,对于历史长河而言,或许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却是足以书写华章、铸就辉煌的宝贵时光。在这十年里,我坚信,中国将继续以独有的智慧和力量,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稳步前行。

    2025年06期 No.990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至盛世十年 志十年盛世

    资悦然;

    <正>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过去十年,我们激流勇进,用中国速度展现了中国力量,以“速度”惊艳世界;未来十年,我们将辉煌以赴,用中国梦铸就中国奇迹,用大国担当展现大国形象。至中华盛世十年,“却顾所来径,豪情溢满胸”。回顾这十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瞬间都在创造奇迹、书写传奇,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为一道道无解题寻得破解之法。“天问号”火星探秘、“嫦娥号”登月取壤、“奋斗者号”深潜万米、C919翱翔天际;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中国高铁、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快递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伟大成就的背后,不正是我们青少年应该学习的勇于探索、敢于超越的精神吗?

    2025年06期 No.990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活水天成_话说资源

  • 乡土资源融入大单元作业设计实践探索

    林建梅;林琏;

    乡土资源具有地方特色,是思政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单元作业设计中富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巧借乡土资源,能够创新作业形式,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5年06期 No.990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优秀影视资源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纵向审视

    吴鹏程;江丽;

    优秀影视资源感染力强,深受中学生喜欢,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与价值。通过课前针对性观影、课中沉浸式观影和课后拓展性观影,既能够提升初中学生兴趣,也能够实现课程育人价值,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2025年06期 No.990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评价视界_金题品读

评价视界_备考方略

  • 热点撬动复习课 以生为本效率高——以“发挥创新主导,催生新质生产力”为例

    陈艳钦;

    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效率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重点。以热点事件撬动复习课,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讲练结合是提高复习课效率的有效手段。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涵盖众多学科知识的热点概念,以这一热点串联起有关创新的知识逻辑链条,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创新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提升复习效率。

    2025年06期 No.990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概念统摄下的复习课思维和价值生长点

    钟永秀;

    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教学强调聚焦大概念,建立知识元的关联。在大概念统摄下,以知识元为经络,以问题点为神经,以情境线为因子,可以彰显教学的逻辑导向、思维导向和价值导向,从而在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教学中发现思维和价值的生长点,让学习真实发生,在课程立意和价值实现上逐步走向统一。

    2025年06期 No.990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评价视界_评价论坛

  • 优化试题情境 提升政治认同

    田伟红;

    政治认同不仅是个人精神成长的坚实基石,更是未来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的灵魂纽带。中考作为初中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既是检验学习成效的关键一步,又是培育政治认同的重要一环。2024年河北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不仅情境创设丰富多样,而且任务设计开放综合,以适切的试题情境助力学生提升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2025年06期 No.990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础性作业研制的七项原则

    杨伟东;肖珍;

    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抓手,是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是达成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关键路径。通过基础性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总结、归纳出具体、可操作的作业设计原则,再遵循这些原则研制出高质量的基础性作业,以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升能力、发展素养,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了解学情、改进教学,进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期 No.990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成长空间_大家启智

  • 求真·向善·尚美:诗意思政价值引领的三重境界

    谭德生;周静;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助推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一直是思政课不懈的价值追求。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让生命在思政课中诗意成长,需要经历三重境界。具体来说,一是求真,即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二是向善,即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三是尚美,即现实美、诗意美、价值美。

    2025年06期 No.990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课堂展示误区及其优化建议

    张峰;张华;

    课堂展示是课堂教学的精髓。课堂展示有利于学生满足认同心理,积极汇报学习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教师诊断学情,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偿性教学。然而,有些教师对课堂展示理解不深刻,操作有偏差,主要表现为主体没广度、内容没深度、形式没新度、调控没力度、评价没温度。对此,教师亟须深刻领会课堂展示理念,优化课堂展示操作行为,走出课堂展示误区。

    2025年06期 No.990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成长空间_为师之道

  •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如何守正创新

    张绪煜;余春梅;吴又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师的时代使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思政课教师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使命,必须筑牢根基、增强动力、与时俱进,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立场为根本指导,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实现“道”与“术”的高度融合,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2025年06期 No.990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24年度《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转载本刊文章一览

    <正>~~

    2025年06期 No.99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封面人物简介

    <正>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组是一支年轻的教研团队。在学科主任武丽娟同志带领下,学科组坚持以学生三年成长为基础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通过完整的链条、三年一贯的设计,实现学科课程和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连续性。教师团队充满活力,铸就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构建全面且深入的“大思政”教育体系。秉持“一个就是全部”的理念,精心打造《读本》课程、理性参与课程、法治实践课程和责任实践课程,通过“龙樾法庭”“思政艺起来”“辩论与口才”等特色课程,将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有效提升思政课亲和力与针对性。

    2025年06期 No.990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修订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会通知

    <正>2024年秋季开学,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修订编写的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投入使用。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深刻领会全国教育大会和“两会”精神,更好落实新课标要求、推动新教材实施,提升思政引领力,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将于2025年3月21日—24日,联合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举办新修订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会本次会议邀请中国教育学会相关专家、教材主编和主要编者、一线教学名师,传达“两会”精神、解读教材内容、梳理教学思路、现场课堂示范、解答教学疑惑。

    2025年06期 No.990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