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智浩;
思政引领力作为思政工作实践育人价值的内在提炼与外在表征,具有较强的价值导向性,彰显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鲜明底色,持久赋能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与丰富内涵,嵌入高中思政课应当强化课程政治引领力。这要求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厚植政治认同素养,丰富政治理论知识,把牢社会主义育人方向;强化思想引领力,筑牢价值认同,拓宽国际视野,培养科学思想方法,构筑立德树人信仰基座;提升文化引领力,坚定文化自信,塑造文化创新品格,夯实文化实践自觉,筑牢以文化人精神纽带。
2025年37期 No.1021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江舟;周欣;
伟大抗战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有助于青少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凝聚复兴伟力。高中思政课应基于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和价值意蕴,结合高中思政课教材结构体系和相关文本内容,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伟大抗战精神的精髓要义、伟大抗战精神的深远影响等方面加以把握,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内容侧重。在实践层面,教师可通过打造虚实结合的教学场域、深化宏微并重的叙事视角、完善情理并举的话语体系等举措,提高教育质效。
2025年37期 No.1021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纪焕;
数据是当今社会承载信息的核心载体。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为高中思政课教学引入大数据技术助力实施“全过程育人”提供契机。传统高中思政课教师无论是对学生个体学情把握还是对教学过程动态把控都存在一定局限性,教学供给难以充分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化需求。大数据技术日趋成熟,能同时收集、分析和处理教师教学活动、结果、改进等,为高中思政课“全过程育人”带来新方式、开辟新路径。
2025年37期 No.1021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凯;
高中思政课教学经常运用“目标—过程—评价”正向教学设计,虽有合理之处,但存在难以聚焦核心素养与深度理解、融入浅表化等难题。逆向设计强调“目标—评价—过程”,用大概念整合碎片史实,以评估驱动深度教学,促进课程内容结构化与意义统整,强化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凸显逆向设计在“四史”深度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目标高远化、评价精准化、活动深度化、内容结构化、育人实效化的独特功效。
2025年37期 No.1021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芳欣;
在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领域时代背景下,聚焦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双向建构关系至关重要。研究以“心芯相映”为核心理念,借助“智能协奏—诗意对话—智慧共生”三维实践路径,系统阐述DeepSeek赋能思政课的创新路径,揭示技术具身化对教育主体认知图式的重构作用,在算法与人文张力之间开拓教师专业成长新维度,为化解技术理性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供可操作的实践范式。
2025年37期 No.1021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国钊;
课程内容结构化视角下思政学科内容统整,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站位,实现学科知识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从而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学科内容统整是新课标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推广大单元教学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教学中学科内容统整不够的问题,教师需要从课程内容结构化视角明晰学科内容的构成要素,深入理解学科内容统整的逻辑必然,以提高思政课育人实效。
2025年37期 No.1021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佳路;
随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如何将“大思政课”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通过教育资源整合与教学模式创新协同发力,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能力,成为亟待突破的实践命题。综合探究课既强调学科知识整合,又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实践能力培养,与“大思政课”强调的“社会大课堂”理念高度契合。基于高中思政课教学场域,教师可突破综合探究课面临的资源整合低效化、场域拓展局限化等现实困境,从目标定位、内容重构、方法创新、主体协同、评价驱动等向度构建多维协同的教学模型,着力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实现知识建构与素养培育双向互嵌,为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实践进路。
2025年37期 No.1021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小倩;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教育的艺术在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问题驱动式课堂以问题联通学科内容、连贯教学过程、链接核心素养,在问题的提出与探究中,促进知识逻辑化表达和思维化呈现,突显教学过程的主体性和启发性,借用辨析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落实核心素养。
2025年37期 No.1021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焦月丽;
高中思政课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培育核心素养。时政资源是“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素材,要求以“问政—议政—参政—悟政”为抓手,创设议学情境,把握时政资源与议题教学的契合点、发力点、落脚点、升华点,做到议中学、议中做、议中辩,实现知识储备向素养培育转化,为议题教学增添烟火气。
2025年37期 No.102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思怡;
教学资源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其优化配置与深度融合直接关系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教学资源丰富多彩,分为以课标、教材、课件等为代表的教材类资源和以时政热点、社会案例、文化资源、网络资源等为主的非教材类资源,需要一线教师深入挖掘。但是,如何将资源与教学深度融合,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探索方式可谓精彩纷呈。把握课标、善用热点、优化教材,目的皆在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强化思政课育人功能。
2025年37期 No.1021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缪长旺;
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的名言具有深刻性、简洁性、权威性等特点,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就会让教材名言焕发别样精彩。《哲学与文化》中的名言璀璨夺目。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材中的名言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可以更科学、更灵动地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涵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025年37期 No.1021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奕林;
<正>亲爱的十年后的我:你好!我是十年前的你,一名普通中学生。怀揣对未来的憧憬,我坐在书桌前给你写信。窗外阳光洒在书本上,暖暖的,就像我对未来的期待,充满希望。十年后的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日子?在校园里奔跑,为数学题绞尽脑汁,课堂上听中国故事而心潮澎湃。那些故事如一颗颗种子,种在我心里,长成梦想。
2025年37期 No.1021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友和;
<正>千年前,范仲淹高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高度的担当精神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今时,“两步走”战略稳步推进,欲迈首步,你我需在余下十年中挺膺而出。铭初心,于先辈奉献中,悟担当之义往昔,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赵世炎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却在青春大好时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2025年37期 No.1021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奕萱;
<正>高铁穿过山海关隧道的瞬间,蕴含每一个东北孩子“过了山海关就到家了”的执念。我贴着冰花渐融的玻璃,看着机器人正将积雪转化为路灯能源,街道两侧的枝头闪烁着光伏冰晶,像极了小时候闪烁在天空的满天繁星。东北平原的初雪覆盖了爸爸的试验田。我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看见他正将传感器埋入黑土,显示屏上的绿色光点如星星闪烁。因过度开垦板结的土壤,如今在微生物修复技术下重获呼吸。
2025年37期 No.1021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潇钰;
<正>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的梦想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未来十年,个人的发展与中国梦的实现息息相关,个人与社会的融合是一曲和谐的交响乐,个人的价值实现与社会进步密不可分。立足个人,我在全面成长的赛道上奋力前行。当下,作为高中生的我,埋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未来夯实基础。我抬起头望向天空,憧憬着十年后在大学课堂上钻研自己热爱的专业,在时代浪潮中寻找自己的坐标,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我希望自己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兼具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对社会有帮助的复合型人才。
2025年37期 No.1021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向丹丹;
<正>我家的墙上挂着一张相片。相片里,对比鲜明的居住地映入我的眼帘。相框上醒目地写着:“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从田埂农家到城市社区,实现我家的入城梦我家祖辈都以务农为生,父亲也准备继续以务农为生。摇摇欲坠的小屋,是爷爷留下的宝贵财富。墙上蜿蜒斑驳的痕迹,是贫困岁月的见证。长期作为贫困户的我们,似乎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够走出这深沟壑谷,走进城市社区。
2025年37期 No.1021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思宇;
<正>哈尔滨平房区夏雨骤至,雨滴砸在731罪证陈列馆斑驳的砖墙上。水花溅起时,墙缝里暗褐色的渍痕格外刺眼——小时候被大人喝止“不许碰”的东西,后来才惊觉是八十年前渗进砖缝的血。在这片浸染血泪的土地长大,我对731的恐惧刻进骨髓。小学参观时,玻璃柜里的手术刀泛着冷光,墙上照片中冻伤的手像蜷曲的枯枝。那晚我梦见自己困在零下40摄氏度的荒原,有人念着“皮肤呈青紫色,冻伤深度达肌肉层”。摸了摸温热的手才懂,我与无名者不过差了一个时代的幸运。
2025年37期 No.1021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锐嘉;
<正>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十年前的小嘉!写信的那天下午,我正上着熟悉的自习课,看见老师推送的有关科技与政治关系的拓展课件,随手点击,详尽的知识点、清晰的框架、分色块的注解在我指尖落下瞬呈现。我似乎看到在科技自主创新加持下,一幅绚丽璀璨的新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5年37期 No.1021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奕含;
<正>亲爱的火车:你好!我与你的缘分,似乎是写不尽的。我住在一座“被火车拖来”的小城里,曾搬过几次家,辗转间总能看见你那笔直的铁轨向远方延伸。十年后的你肯定换了新的模样:洁净的车身,越来越快的速度。十年后的我躺在卧铺上,可以愉悦地享受旅程——一道无形的隔音墙挡住了车厢里嘈杂的声音,智能系统根据我的实时体温调整空调温度。
2025年37期 No.1021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