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卷首语藏

  • 让爱国主义薪火相传

    陈治儒;

    <正>“我们庆祝共和国华诞的最好行动,就是把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庆祝第76个生日,恰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场场活动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激荡着亿万中华儿女的爱国心。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庆祝共和国华诞的最好行动就是高擎爱国主义精神,创设适切情境,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2025年37期 No.1021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时势时话

  • 习近平文化思想赋能高中思政引领力的实践进路

    冉智浩;

    思政引领力作为思政工作实践育人价值的内在提炼与外在表征,具有较强的价值导向性,彰显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鲜明底色,持久赋能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与丰富内涵,嵌入高中思政课应当强化课程政治引领力。这要求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厚植政治认同素养,丰富政治理论知识,把牢社会主义育人方向;强化思想引领力,筑牢价值认同,拓宽国际视野,培养科学思想方法,构筑立德树人信仰基座;提升文化引领力,坚定文化自信,塑造文化创新品格,夯实文化实践自觉,筑牢以文化人精神纽带。

    2025年37期 No.1021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赓续抗战精神 凝聚复兴伟力——高中思政课何以作为

    江舟;周欣;

    伟大抗战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有助于青少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凝聚复兴伟力。高中思政课应基于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和价值意蕴,结合高中思政课教材结构体系和相关文本内容,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伟大抗战精神的精髓要义、伟大抗战精神的深远影响等方面加以把握,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内容侧重。在实践层面,教师可通过打造虚实结合的教学场域、深化宏微并重的叙事视角、完善情理并举的话语体系等举措,提高教育质效。

    2025年37期 No.1021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共话素养

  • 情法兼容之法治素养培育教学探索

    杨彩玲;

    追求法与情的协调统一,是现代法治社会的特点,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法律与生活》按照新课标要求,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相关内容,旨在加大高中阶段法治原则、法律理念的教学深度,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法律背后的价值宗旨,用法律手段处理日常问题,以科学思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真实情境、呈现矛盾冲突、设置渐进问题,引导学生在具身感知、辩证分析、情感共鸣、理性思考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情法兼容的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

    2025年37期 No.1021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辨析:高中思政课科学精神培育的可行性路径

    张晓密;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时代背景下,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之一,集中体现在必修4《哲学与文化》哲学部分的相关理论和案例中。辨析式教学与科学精神素养在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思政课在哲学教学实践中,应采用辨析式教学法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具备科学素养的时代新人。

    2025年37期 No.1021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立德铸魂

  • 基于政治认同的信仰课堂建构

    张小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基于政治认同构建信仰课堂必要且必须。教师可对照新课标“实施建议”,在信仰课堂中进行“议题引领情境优化—问题思辨—实践深化”闭环设计,帮助青少年形成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系统信仰认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有信仰、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025年37期 No.102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人教走廊

  • 中学思政教材分析的四个视角

    方拥香;陈春芳;

    中学思政学科教材分析应从四个视角着眼。一是编者视角,深刻理解教材为什么编、编什么、如何落实;二是教师视角,分析教材有什么、为何有、如何教;三是学生视角,明确教材学什么、如何学;四是考试视角,认识教材为何考、考什么、如何考。只有从这四个视角进行分析,才能综合考虑各方面需要,真正把握教材的内容与实质,为中学思政教材有效使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2025年37期 No.1021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海导航

  • 提升教学实效性之三维探析——以《法律与生活》为例

    秦大禹;

    《法律与生活》教材是落实高中思政课法治意识培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其内容具有专业性强、概念多、难度大、立意深、考查新等特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吃不透、讲不清、教育实效不强等现象。要解决这种困境,广大教师需要回归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问题的思考,重新厘清课程与课标、教材与学材、教学与评价之间的关系,使该模块教学标定于思政课程维度科学界定教什么、站位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维度整体规划怎么教、引向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维度精准刻画如何评。唯有如此,才能精准科学脱离教学实践中遭遇的困境,真正提高高中法律教育实效性。

    2025年37期 No.1021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探究”学科实践的内涵、困境及优化

    王静慧;

    “综合探究”是具有思想政治学科意蕴的典型的学科实践形式,承担着学科育人的重要使命。作为统编思想政治教材编写中的创新内容,“综合探究”鲜明体现了编写者对本轮课程改革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思考。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学习内容综合性不强、学科性弱化、实践形式化等实施困境,教师需要深刻把握该内容的编写意图与内在逻辑,以学科理解为基点生成核心议题,通过结构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科探究深度,并依托真实情境任务聚焦学科思维培育,探究优化“综合探究”学科实践的策略。

    2025年37期 No.102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学新视

  • 大数据在“全过程育人”中的落地路径

    郭纪焕;

    数据是当今社会承载信息的核心载体。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为高中思政课教学引入大数据技术助力实施“全过程育人”提供契机。传统高中思政课教师无论是对学生个体学情把握还是对教学过程动态把控都存在一定局限性,教学供给难以充分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化需求。大数据技术日趋成熟,能同时收集、分析和处理教师教学活动、结果、改进等,为高中思政课“全过程育人”带来新方式、开辟新路径。

    2025年37期 No.1021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逆向设计领航“四史”深度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

    施凯;

    高中思政课教学经常运用“目标—过程—评价”正向教学设计,虽有合理之处,但存在难以聚焦核心素养与深度理解、融入浅表化等难题。逆向设计强调“目标—评价—过程”,用大概念整合碎片史实,以评估驱动深度教学,促进课程内容结构化与意义统整,强化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凸显逆向设计在“四史”深度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目标高远化、评价精准化、活动深度化、内容结构化、育人实效化的独特功效。

    2025年37期 No.1021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心芯相映:思政课教师与智能系统共生之道

    陈芳欣;

    在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领域时代背景下,聚焦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双向建构关系至关重要。研究以“心芯相映”为核心理念,借助“智能协奏—诗意对话—智慧共生”三维实践路径,系统阐述DeepSeek赋能思政课的创新路径,揭示技术具身化对教育主体认知图式的重构作用,在算法与人文张力之间开拓教师专业成长新维度,为化解技术理性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供可操作的实践范式。

    2025年37期 No.1021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育教学

  • 课程内容结构化视角下思政学科内容统整纵论

    王国钊;

    课程内容结构化视角下思政学科内容统整,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站位,实现学科知识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从而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学科内容统整是新课标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推广大单元教学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教学中学科内容统整不够的问题,教师需要从课程内容结构化视角明晰学科内容的构成要素,深入理解学科内容统整的逻辑必然,以提高思政课育人实效。

    2025年37期 No.1021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思政课”视域下综合探究课的多维立体构建

    陈佳路;

    随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如何将“大思政课”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通过教育资源整合与教学模式创新协同发力,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能力,成为亟待突破的实践命题。综合探究课既强调学科知识整合,又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实践能力培养,与“大思政课”强调的“社会大课堂”理念高度契合。基于高中思政课教学场域,教师可突破综合探究课面临的资源整合低效化、场域拓展局限化等现实困境,从目标定位、内容重构、方法创新、主体协同、评价驱动等向度构建多维协同的教学模型,着力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实现知识建构与素养培育双向互嵌,为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实践进路。

    2025年37期 No.1021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联通·连贯·链接:思政课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探析

    徐小倩;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教育的艺术在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问题驱动式课堂以问题联通学科内容、连贯教学过程、链接核心素养,在问题的提出与探究中,促进知识逻辑化表达和思维化呈现,突显教学过程的主体性和启发性,借用辨析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落实核心素养。

    2025年37期 No.1021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创意空间

  • 理念·价值·路向:“沉浸式学习共同体”激活学生创造力三维论析

    吴景惠;

    肩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中思政课,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使命。思政课可以构建指向学生创造力激活的“沉浸式学习共同体”并开展学习实践,从理念视域把握其核心要义,从价值视域挖掘其育人价值,从路向视域探寻其实践路径,为培育富有创造力、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

    2025年37期 No.1021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六线”:大概念统摄的思政课大单元教学建构策略

    王增运;

    构建思政课大单元教学是深化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大单元教学具有系统性、探究性、情境化、素养化特征。实施大单元教学活动必须坚持六线融通、要素重塑,即明确方向线,建立目标轴;梳理通关线,凝练概念族;架设牵引线,明确任务群;塑造风景线,创设情境串;绘就路径线,组织活动链;构建检测线,设立评价元。

    2025年37期 No.1021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活水天成_话说资源

  • 融时政资源 强议题教学

    焦月丽;

    高中思政课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培育核心素养。时政资源是“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素材,要求以“问政—议政—参政—悟政”为抓手,创设议学情境,把握时政资源与议题教学的契合点、发力点、落脚点、升华点,做到议中学、议中做、议中辩,实现知识储备向素养培育转化,为议题教学增添烟火气。

    2025年37期 No.102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思政课教学资源深度融合及效能释放路径探寻——以第四届高中思想政治卓越课堂观摩会为例

    吴思怡;

    教学资源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其优化配置与深度融合直接关系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教学资源丰富多彩,分为以课标、教材、课件等为代表的教材类资源和以时政热点、社会案例、文化资源、网络资源等为主的非教材类资源,需要一线教师深入挖掘。但是,如何将资源与教学深度融合,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探索方式可谓精彩纷呈。把握课标、善用热点、优化教材,目的皆在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强化思政课育人功能。

    2025年37期 No.1021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让思想政治教材名言焕发璀璨华彩

    缪长旺;

    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的名言具有深刻性、简洁性、权威性等特点,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就会让教材名言焕发别样精彩。《哲学与文化》中的名言璀璨夺目。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材中的名言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可以更科学、更灵动地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涵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025年37期 No.1021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活水天成_习而时察_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高中生讲述身边的中国故事

  • 写给十年后的自己

    何奕林;

    <正>亲爱的十年后的我:你好!我是十年前的你,一名普通中学生。怀揣对未来的憧憬,我坐在书桌前给你写信。窗外阳光洒在书本上,暖暖的,就像我对未来的期待,充满希望。十年后的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日子?在校园里奔跑,为数学题绞尽脑汁,课堂上听中国故事而心潮澎湃。那些故事如一颗颗种子,种在我心里,长成梦想。

    2025年37期 No.1021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担当之勇铸十年如磐

    白友和;

    <正>千年前,范仲淹高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高度的担当精神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今时,“两步走”战略稳步推进,欲迈首步,你我需在余下十年中挺膺而出。铭初心,于先辈奉献中,悟担当之义往昔,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赵世炎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却在青春大好时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2025年37期 No.1021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写给十年后的东北

    李奕萱;

    <正>高铁穿过山海关隧道的瞬间,蕴含每一个东北孩子“过了山海关就到家了”的执念。我贴着冰花渐融的玻璃,看着机器人正将积雪转化为路灯能源,街道两侧的枝头闪烁着光伏冰晶,像极了小时候闪烁在天空的满天繁星。东北平原的初雪覆盖了爸爸的试验田。我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看见他正将传感器埋入黑土,显示屏上的绿色光点如星星闪烁。因过度开垦板结的土壤,如今在微生物修复技术下重获呼吸。

    2025年37期 No.1021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写给十年后的我们

    张潇钰;

    <正>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的梦想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未来十年,个人的发展与中国梦的实现息息相关,个人与社会的融合是一曲和谐的交响乐,个人的价值实现与社会进步密不可分。立足个人,我在全面成长的赛道上奋力前行。当下,作为高中生的我,埋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未来夯实基础。我抬起头望向天空,憧憬着十年后在大学课堂上钻研自己热爱的专业,在时代浪潮中寻找自己的坐标,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我希望自己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兼具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对社会有帮助的复合型人才。

    2025年37期 No.1021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感恩:从梦想到理想

    向丹丹;

    <正>我家的墙上挂着一张相片。相片里,对比鲜明的居住地映入我的眼帘。相框上醒目地写着:“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从田埂农家到城市社区,实现我家的入城梦我家祖辈都以务农为生,父亲也准备继续以务农为生。摇摇欲坠的小屋,是爷爷留下的宝贵财富。墙上蜿蜒斑驳的痕迹,是贫困岁月的见证。长期作为贫困户的我们,似乎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够走出这深沟壑谷,走进城市社区。

    2025年37期 No.1021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铭记历史 传承精神

    张思宇;

    <正>哈尔滨平房区夏雨骤至,雨滴砸在731罪证陈列馆斑驳的砖墙上。水花溅起时,墙缝里暗褐色的渍痕格外刺眼——小时候被大人喝止“不许碰”的东西,后来才惊觉是八十年前渗进砖缝的血。在这片浸染血泪的土地长大,我对731的恐惧刻进骨髓。小学参观时,玻璃柜里的手术刀泛着冷光,墙上照片中冻伤的手像蜷曲的枯枝。那晚我梦见自己困在零下40摄氏度的荒原,有人念着“皮肤呈青紫色,冻伤深度达肌肉层”。摸了摸温热的手才懂,我与无名者不过差了一个时代的幸运。

    2025年37期 No.1021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科技手描绘新篇 以少年志约启未来

    徐锐嘉;

    <正>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十年前的小嘉!写信的那天下午,我正上着熟悉的自习课,看见老师推送的有关科技与政治关系的拓展课件,随手点击,详尽的知识点、清晰的框架、分色块的注解在我指尖落下瞬呈现。我似乎看到在科技自主创新加持下,一幅绚丽璀璨的新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5年37期 No.1021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给十年后的火车

    孟奕含;

    <正>亲爱的火车:你好!我与你的缘分,似乎是写不尽的。我住在一座“被火车拖来”的小城里,曾搬过几次家,辗转间总能看见你那笔直的铁轨向远方延伸。十年后的你肯定换了新的模样:洁净的车身,越来越快的速度。十年后的我躺在卧铺上,可以愉悦地享受旅程——一道无形的隔音墙挡住了车厢里嘈杂的声音,智能系统根据我的实时体温调整空调温度。

    2025年37期 No.1021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活水天成_以案论道

  • 主旋律电影:构建情境式思政课堂的金钥匙

    杨阳;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高中生对主旋律电影主动接触较少。文章通过阐述主旋律电影在思政课堂中的应用,如教学“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选用《横空出世》、教学“公民的政治参与”“弘扬民族精神”选用《高山下的花环》、教学“市场经济”借助《股疯》、教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依托《大决战》系列电影等案例,深入探讨如何发挥主旋律电影的育人功能,助力学生成长。同时,文章强调教师运用主旋律电影时要做好学情分析、资源筛选、课堂调控、教学反馈等工作,以真正发挥思政课程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2025年37期 No.1021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评价视界_教学评价

  • 活动型思政课优化三策

    侯小琴;

    新课标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定位为活动型学科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还不能有效把握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方法,存在活动与学科契合度差、活动内容吸引力不足、活动形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等误区,活动实施难以取得应有成效。高中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提高活动与学科契合度、精心设计议题、优化活动方式等举措,打造生动且深刻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探讨思政课的优化策略,是教师有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2025年37期 No.1021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评价视界_走势明察

  • 从“四层四翼”视角看2025年高考河北省政治卷命题逻辑

    孟丽;魏婧洁;

    2025年高考河北省政治卷以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为统领,构建“知识—能力—素养”阶梯式考查体系。试题评析从“四层四翼”视角出发,分析试卷情境载体从单一到复杂的设计逻辑,探讨知识考查从概念认知到实践转化的进阶路径,阐释关键能力从信息获取到创新突破的素养导向。解析命题如何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能够揭示其“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

    2025年37期 No.1021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评价视界_金题品读

  • 聚焦素养·以评促教:2025年高考江苏省政治卷第19题命题特点与教学启示

    陈慧;

    文章以2025年高考江苏省政治卷第19题为研究对象,立足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与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从命题理念、情境构建、任务设计、知识整合四个方面剖析其创新特点,指出该题以“建成科技强国”为议题,构建素养导向测评框架,实现知识考查与素养培育有效融合。同时,提炼出践行素养本位教学、打造探究型课堂生态等教学启示,为高中思政课落实核心素养、推动教评融合提供实践参考。

    2025年37期 No.1021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评价视界_备考方略

  • “三位一体”复习范式探索——以“民事权利与责任”专题为例

    万海霞;孟炳忠;

    在高三“民事权利与责任”专题复习中,教师通过“三位一体”复习范式,在知识体系重构、思维能力进阶、素养深度转化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塑造,以“双三角”模型指导学生实现知识系统化,以“三阶路径”引导学生完成思维进阶,以真实案例推动学生从认知法律到践行法治素养转化,最终促进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于心、将法治素养外化于行。

    2025年37期 No.1021 74-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成长空间_为师之道

  • 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政课教师的角色重塑

    潘海东;

    课程思政是我国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课教师的角色重塑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需要由知识传授者转型为价值引领者,由教材执行者跃升为课程开发者,由理论讲授者转化为实践引导者,由单一教育者进阶为协同育人者。这一系列角色重塑背后,蕴含对课程思政建设深刻的理解与践行。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不仅有利于提高思政课堂效益,还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37期 No.1021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成长空间_学科研修

  •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必然与实践路径

    邢英;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思想武器。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中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升意识自觉和实践主动,通过统整教学内容、立足社会生活、丰富实践活动等路径,切实推进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5年37期 No.1021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