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前沿视点_时势时话

  • 试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路径

    王传礼;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命题,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深入探索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创新路径,是学习阐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内在要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需要不断创新话语体系,切实增强传播能力,建立健全理论与实践转化机制,进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转变为现实、应用于实践,成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2025年24期 No.1008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资本宰制视域下网络泛娱乐主义的生成、危害及其治理

    朱应开;

    资本宰制视域下,网络泛娱乐主义的生成与泛滥,异化、重构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世界,危害社会大众的娱乐观、道德观、审美观和文化思维。应从坚持主流价值引领以引导社会大众树立科学娱乐观、优化娱乐内容供给以提升社会大众道德价值追求、强化全民审美教育以引导社会大众构建科学审美观、提升受众人文精神以引领社会大众建构科学文化思维四个维度切入,探索有效治理策略,帮助社会大众构建科学性、审美性精神世界,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2025年24期 No.1008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习而时察

  • “四下基层”世界观和方法论探析

    张佳希;

    “四下基层”作为习近平同志在宁德躬身实践所提出的工作制度,早已成为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典范。“四下基层”蕴含着深厚且丰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人民至上、问题导向、系统整体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分析与深化,有助于“四下基层”穿越时空而彰显时代价值。新时代,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24期 No.1008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律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刘兴波;李涵雯;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党的纪律教育问题,在考察调研、著作论述和谈话中对纪律教育的重要作用、有效途径都作了重要论述,多次运用精彩比喻促进党员干部对纪律教育的积极作用和严格标准形成深层次理解,主要着眼于纪律教育的关键和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律教育重要论述,既指向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又指向百年奋斗经验基础上不忘初心、加强执政党活力建设,还指向推进执政党理论创新和执政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律教育重要论述,从理论上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从实践上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

    2025年24期 No.1008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新区新路

  • 新质生产力导向下的高校学生评价体系改革

    曾凡传;郭锦杭;

    推动高质量发展有赖于新质生产力,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新型高素质人才做支撑。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必须紧密结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素质的具体需求,对学生评价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将勇于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同合作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核心评价标准。同时,新质生产力导向下的学生评价还必须改革评价方法,构建集多元评价、过程评价、个性化评价、结果评价多种评价方法于一体的方法论体系。通过改革评价标准并创新评价方法,旨在实现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动高校学生评价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

    2025年24期 No.1008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认知负荷视域下数智技术赋能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究

    吴铁军;

    课程思政是外语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而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智技术赋能课程思政教学正成为一种创新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研究基于Sweller的认知负荷理论,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对六位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数智化转型情况进行个案研究,并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发现:多种呈现方式的思政育人场景促使学习者认知图式构建,思政元素分布的精准化结构增加了学习者的关联认知负荷,多维度互动的思政育人关系降低了学习者的外在认知负荷。

    2025年24期 No.1008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立德铸魂

  • 高职院校党员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特点与培养路径创新——以某高职院校为例

    张成华;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新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和新媒体的合力冲击下,高职院校党员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遭遇现实挑战。高职院校要从党员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特点出发,结合江西“三色”文化的优势和特点,通过打造多样化爱国主义宣讲新模式、建设爱国主义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主阵地、搭建爱国主义传播“立交桥”、建立全员协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长效机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025年24期 No.1008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民族地区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意蕴·现实困囿·实践路径

    张芳娟;牟婷;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民族地区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民族地区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实需要。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囿,如外部观念的输入与渗透、网络信息的负面干扰和部分民族地区青少年认知与行为存在脱节。对此,应以理论教育为中介,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领悟力;以情感认同为导向,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感;以价值理性为核心,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生力;以自觉实践为目标,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力。

    2025年24期 No.1008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课程建设

  • 以新时代伟大变革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三重审视

    姜英华;

    从学理逻辑看,新时代伟大变革作为一种能动的实践活动,立足感性世界,建构实践作用场,为思政课提供有益启发、时代景深和发展场域;从价值意蕴看,新时代伟大变革助力思政课直面新形势、领悟新要求、激发新动力;从实践路径看,用新时代伟大变革的成功实践赋能思政课教学内容、教育教师、丰富和发展教学方法论,有助于全面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2025年24期 No.1008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以“六个必须坚持”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韩杰;

    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当前国内外形势和思政课发展规律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思政课的最新要求。“六个必须坚持”为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要以建设教育强国为发展目标,从价值立场、精神保证、发展路径、实践要求、科学思维、视野格局方面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育人实效,充分发挥思政课引领力。

    2025年24期 No.1008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育教学

  • 教育数字化转型助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究

    邱萍;陈志勇;

    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正重塑我国教育模式,助力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强国建设,为教育强国战略实施提供新路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全面重构,加速向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变革过程,须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剖现状,直面转型难题,聚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共同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新基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深度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数字智能适应”。

    2025年24期 No.1008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自信及其提升路径

    叶晖;朱心怡;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伟大创造。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自信表现为对实现个体发展、民族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价值的高度认可,呈现出蕴含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追求、超越西方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及契合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共识。为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自信,要夯实核心价值建构,推动价值目标实现,并最终形成人民群众认同中国式现代化而为之奋斗的自觉实践。

    2025年24期 No.1008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学新视

  • 知识图谱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机制与创新路径探析

    王志新;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知识图谱作为一种新兴的知识表示与教学工具,在助力思政教育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吸引力、强化价值引领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推进了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探索知识图谱赋能思政课教学变革的作用机制,从完善教学资源供给、建设课程群知识图谱、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师队伍培育维度,给出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推进路径。

    2025年24期 No.1008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工匠精神路径探寻

    温丽华;罗雪连;

    培育工匠精神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题中之义,还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讲深、讲透、讲活工匠精神是新时代高职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讲深工匠精神,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夯实培育工匠精神的理论根基。讲透工匠精神,要从问题出发,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现实关切,阐述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现实条件和具体路径。讲活工匠精神,要活用信息技术、巧用设计、善讲故事,使工匠精神培育更加立体、形象、生动。

    2025年24期 No.1008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活水天成_文化谱系

  • 伟大建党精神红色基因及其历史传承——以遗传学为问题分析视域

    李莉;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驱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它蕴含的红色基因映射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精神样态。新时代新征程,在探究伟大建党精神红色基因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构造和功能为视角,将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基因进行有序分类,从启动区、核心区和重组区三个有效空间,推动构建新时代红色基因工程,对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传承红色血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025年24期 No.1008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个结合”视域下兵团精神的科学分析

    胡彩云;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累的历史经验总结,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兵团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与“两个结合”紧密相连。“两个结合”影响和塑造着兵团精神的形成,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两个结合”深度融合。要遵循“两个结合”的实践要求,不断推动兵团精神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5年24期 No.1008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活水天成_话说资源

  •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逻辑理路、态势特征与实践路径

    李伟弟;杨李唯一;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工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开展高校思政工作的政治性、时代性和革命性。要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供给教育内容、价值内核、实践环境、文化心理之功能。新时代,这一融入过程凸显了泛在性、精准性、数智化等态势特征,需要从顶层设计、教育环节、活动衔接方面着手,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强大思政引领力,加快构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新格局。

    2025年24期 No.1008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思政”视域下新主流电影的育人路径

    干娇娜;

    当前,我国新主流电影持续引发观影热潮,推动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在无形中认同和接受主流意识。在“大思政”视域下,把新主流电影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增强学生整体性体验、实现“思政会讲话”、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此过程中,需要强化社会主体、发挥引领性动力,重塑教育主体、增强促发性动力,立足学习主体、培育内生性动力。

    2025年24期 No.1008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成长空间_为师之道

  •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文化视野:应然特征·目标导向·实践理路

    李恺;胡闰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文育人重要作用的关键主体。思政课教师的文化视野,是提升其教学素质与能力、促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正确把握思政课教师文化视野时空交互性、社会历史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应然特征和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文化视野的目标要求,能够有效促进“第二个结合”的理论成果向教学成果有效转化,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悟“第二个结合”的时代意义,持续完善文化领域知识体系,并不断增强历史思维能力,使自身文化视野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有效拓展。

    2025年24期 No.1008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三维探析

    高焕;王磊强;

    辅导员是高校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建设直接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时代新人培育水平。新时代,优化辅导员队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举、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个人职业发展的外部保障。本文立足现实,分析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直面职业认知、专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问题,从职业认知、选聘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四个维度综合发力,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

    2025年24期 No.1008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成长空间_学科研修

  • 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探论

    王伞伞;韩旭;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的丰富性的呈现,是人的需要的应然诉求,是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应有之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存在着内在的耦合性:立足人、关注人、为了人的价值立场,筑起精神生活富裕的人学基础;形成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驱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精神共同富裕,在实践过程中要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彰显共同富裕的精神指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彰显共同富裕的内在自觉;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筑牢共同富裕的价值之基。

    2025年24期 No.1008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成长空间_读书札记

  • 恩格斯晚年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及其启示——以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书信为中心的考察

    高洁;

    恩格斯晚年对歪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经济决定论”的错误观点予以批判与澄清,从正确认识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科学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科学理解各种力量交互作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等方面进行理论回应,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与现实启示。这对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具有重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意义。

    2025年24期 No.1008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守正创新担使命 一体贯通育新人——关于举办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暨第八届德育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正>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浪潮奔涌,思政课改革创新正当其时。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要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将于2025年7月在“教育之乡”江苏南通举办“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暨第八届德育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本届研修班立足教育数智化转型新赛道,聚焦“一体化·高质量·育新人”核心主题,汇聚全国思政教育精英,构建思想碰撞、智慧共享、协同思政的高端平台。

    2025年24期 No.100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政参》(第4周)投稿须知

    <正>1.摘要与关键词:只写中文摘要、关键词。摘要应是对论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包括研究的主要问题、观点、结论等;不能用“本文”“作者”“笔者”等做主语;字符一般控制在200~300。关键词是对论文核心内容最简明的词语概括,一般3~5个。2.字符数要求:最少3版起,字符数约5600(含大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正文、参考文献)。每增加1版,字符数约增加2000(3.5版字符数约6600,4版字符数约为7600,4.5版字符数约8600,5版字符数约9600,5.5版字符数约10600,6版字符数约11600)。单篇论文最多不超过6版。请作者严格按照上述版面数及字符数规定,投稿前自主确定好篇幅字符。投稿不符合版面数和字符数要求的,将返回作者重修。

    2025年24期 No.1008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暨第八届德育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议程

    <正>~~

    2025年24期 No.1008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李前进 ;施广东;

    <正>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南京师范大学所属的校级人文社科类科研机构,中心负责人李前进教授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学术联系导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团队负责人。该中心立足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之时代新人中的关键作用,着力整合全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力量,重点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等任务,力争建成高水平、综合性、创新型学术研究机构。

    2025年24期 No.1008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