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卷首语藏

  • 高举思想火炬 再启奋进征程

    黄建炜;

    <正>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立足本国国情,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翻开新的篇章。沐浴党的二十大光辉,《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政参》)高举思想火炬,在“点”“线”“面”“体”四个方面齐发力,用心用情用力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

    2023年03期 No.891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时势时话

  • 新时代共同富裕“新”在何处

    杨娟;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以全新视角赋予了共同富裕新的时代内涵,开辟了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境界。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与深刻把握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新发展、新定位、新内涵、新路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脚踏实地、躬身实践,勇于创新、接续奋斗,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3年03期 No.891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提升青年学生“政治三力”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进路

    刘文林;

    “政治三力”是政治建设的核心要求,缘起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应然要求,却适用于青年学生的实然诉求。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梳理青年学生提升“政治三力”逻辑机理,研析当代青年学生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等方面的现状及不足,试从立功、立德、立身三个维度探索提升青年学生的政治能力的实践进路,以破解政治建设囿于政治精英、党员干部的弊端,助力青年政治素质全面提升。

    2023年03期 No.891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时代礼赞

  • 党的二十大的里程碑意义

    刘洵;

    党的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百年后召开的首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新百年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党的二十大的里程碑意义体现为: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对于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里程碑意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里程碑意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里程碑意义;事关世界繁荣进步,对于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3年03期 No.891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6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伟大建党精神多维度透视

    祝伶俐;冯定国;

    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和完整表述在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向度看,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凝结;从实践向度看,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续探索;从人民向度看,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意志。从理论、实践、人民等维度透析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艰辛实践探索和浓厚人民情怀,是深入理解、践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要求。

    2023年03期 No.891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王楠;

    历史主动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全过程、彰显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精神密码。伟大历史主动精神是尊重规律的求是精神、善作敢为的进取精神、人民中心的担当精神和全局谋划的大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武器。在砥砺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赓续和弘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增强斗争意识、提升战略思维和筑牢“两个确立”。

    2023年03期 No.89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10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理念传导

  • 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强的根本立足点与核心向度

    刘孝阳;梁化奎;

    政治强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首位要求,是思政课课程本质使然,是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新局面的必然选择。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心怀“国之大者”。要做到政治强,必须练就慧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在把握历史趋势中提高政治预见性,在明辨是非中站稳政治立场,在分析复杂现象中增强政治洞察性,在不同政治情境中提高政治精准性;保持清醒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在领会精髓中坚守理想信仰彰显政治领悟力的理性力量,在科学思维中升华政治智慧体现政治领悟力的内化力量,在工作磨炼中增强实践能力突显政治领悟力的改造力量;立言立行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在对标对表中增强人格魅力,在实践磨炼中提高业务能力,在实干求真中彰显担当能力。

    2023年03期 No.891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立德树人实践中思政课程群建设价值与策略

    李新;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思政课程群,不仅包括以逻辑性为基础的课程横向整合,也包括以内容性为参考的课程纵向连接。思政课程群的建设既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有效契合高校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向,还强化新时代教育实践协同、聚焦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实践路径。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良好的生态土壤;需要结合思政课程的多元化发展与建设制度的多层次构建实现课程尤其是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范式转换,保障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在立德树人实践中同频共振;需要利用综合性的评价导航不断强化思政课程群的健康发展,为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提供有效的教育实践支撑。

    2023年03期 No.891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立德铸魂

  • 豫时孙摩:当代中学思政课德育方法之镜鉴

    周冬至;雷成耀;

    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学思政课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责无旁贷。借鉴《学记》“豫、时、孙、摩”的德育方法,对于在当今中学德育过程中加强预防教育、及时教育、循序渐进和集体教育等方面仍具有重大意义。

    2023年03期 No.89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五育”融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潘霞;

    通过“五育”融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既是当下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下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针对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如“五育”培养脱节,制度落实不够等现实困境,应当在充分认识“五育”融合必要性和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坚持高位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双轮驱动、明确职责功能,坚持项目培育、强化分层推进,坚持创新举措、落实精准实施,坚持效果导向、注重多元评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3年03期 No.891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2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课程建设

  • 学术性与艺术性从割裂走向融合:高中思政课教学反思性重构

    李静;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学过程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学不乏存在思政课教师潜心于思政课的艺术性,即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而忽视思政课的学术性,即理论对学生思维启发、经验养成、价值塑造的专业引导作用。思政课教学的学术性与艺术性被割裂开来,学生对思政教育存在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的问题。造成思政课艺术性与学术性分离原因,主要是教师困囿于“学科知识”,缺乏教育之“教”的意识;困囿于“教学经验”,缺乏理论之“思”;困囿于“工作文化”,缺乏对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的认知。因此,构建高中思政课教学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需要确定学术与艺术融合的原则,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联结,并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

    2023年03期 No.891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构建基于“一体三足”的红色文化思政“金课”——以江苏红色文化为例

    金乐;

    打造江苏红色文化思政“金课”,要从明确红色文化思政“金课”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充分借助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手段优势,实现数字化技术与传统课堂高度融合,整合资源,进行系列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搭建“研究型+联动型+展示型”三足式教学框架,构建专题教学、实践教学、活动设计、线上线下资源库、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五位一体”教学体系,提升江苏红色文化思政课教学质效。

    2023年03期 No.891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9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核心素养接力:道德与法治小初衔接的应然视角

    金梅芳;

    2022年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强调学科育人功能,凸显核心素养培育。核心素养的生成需要经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在研究中小学各学段特征基础上,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做到和而不同,构建一体化思政教学,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并试图探寻核心素养接力的路径,形成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义务教育阶段小初衔接教学运行机制。

    2023年03期 No.891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海导航

  • 思政教育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原则和路径

    马中力;

    中国故事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我们能够从中发现文化的价值,增强“四个自信”,丰富思政教育的手段,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讲好中国故事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选故事素材,提升叙事的生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思政教育要讲透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故事的影响力。

    2023年03期 No.891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8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以“四史”教育深化思政课教学实践

    胡嘉苗;樊冠宇;

    在党的百年发展历史新起点,统筹兼顾中华民族辉煌发展战略全局和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强学生“四史”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具有重要意义。把“四史”教育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政课教师应以课堂为基地,密切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创新发展途径;充分挖掘“四史”教育元素,让红色基因照亮学生生命,讲好思政课;充分发挥“四史”教育的育人价值,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3年03期 No.891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育教学

  • 优化高校思政课访谈式教学法的理路

    岳静;

    访谈式教学法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访谈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发展。然而,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访谈式教学法出现访谈内容不够合理、访谈对象选择有待优化等问题。这要求思政课教师把握课程教学要求、深入调查了解访谈对象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访谈内容重难点、扩大思政课访谈对象范围、精选具有代表性的访谈对象等路径,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访谈式教学法。

    2023年03期 No.891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增值评价助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讨

    李文熠;王兰芳;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立增值评价为重要的评价方式,强调探索增值评价以助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发展。增值评价关注全员、全体、全过程,契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发展思想,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特点,提出完善顶层设计、提高教师评价技能、调动社会多元参与的建议,以推动增值评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深度融合。

    2023年03期 No.891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9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学新视

  • 高中政治学科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框架建构研究

    高英慧;胡晓红;

    文章基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提出的一般模型,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 D)标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框架,建构了高中政治学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分析框架。构建这一分析框架的目的,是应对教学实践中素养目标被异化为应试能力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培育学生形成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

    2023年03期 No.891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1K]
    [下载次数:18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横向贯通路径探寻

    林佛超;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应全面构建纵向有序衔接、横向有效贯通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局面。在横向贯通上还存在一些堵点和难点:课程一体化建设理念尚待强化认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程度尚待加强协同;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方式方法尚待进一步改革。文章结合教学实践,通过构建“三课体系”,强化协同意识,完善“三全”育人大格局,进一步提高思政课实效,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再上台阶。

    2023年03期 No.891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活水天成_话说资源

  • 高职思政课程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刘芝澄;

    从高职院校的属性职能、高职生的成长成才和高职思政课程建设等角度而言,高职思政课程本土资源开发与利用非常必要。高职思政课程本土资源开发与利用,应以生为本、打造平台、学科协同。新时代,做好高职思政课程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进一步处理好多元参与、制度规范、精准选用、去芜存菁、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等问题。

    2023年03期 No.891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网络空间社会意识形态凝聚力探索

    张渤;

    当前,随着多元文化传播,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性影响社会主流思潮对社会群体价值观的引领,特别是青年学生受网络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大。增强网络空间社会意识形态凝聚力有助于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塑造文化共同体,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思政教育要加强学生对意识形态的认识,理清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逻辑生成关系,认清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明确网络空间社会意识形态的引领价值,促进青年学生在行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2023年03期 No.891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活水天成_以案论道

  • “红色剧本杀”融入思政教育的逻辑分析

    颜雨萱;付晓男;李延泽;

    目前,剧本杀以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备受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追捧。在此形势下,“红色剧本杀”将红色教育和剧本杀相结合,将内容与形式有机融合,深刻诠释“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创新思政教育路径。将“红色剧本杀”融入思政教育,利用沉浸式的游戏体验营造思政教育独特的情景空间,将思政教育内容传递形式优化升级,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为充分发挥“红色剧本杀”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在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基础上,文章从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三个维度深入探索思政教育模式,通过创作剧本内容、打造符合思政教育需求的剧本,创新剧本形式、提升“红色剧本杀”教育意义;创立教育模式,构建“红色剧本杀”教育模式,以更好地发挥育人效果。

    2023年03期 No.891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2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

    王国旗;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讲好高校思政课,增强思政课的政治性、理论性和针对性,是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然要求。探索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用党史知识帮助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增强课程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培根铸魂的育人目的。

    2023年03期 No.891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8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活水天成_情境在线

  • “议”味深长 素养落地——高中思政课运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探析

    张会琴;

    作为思想政治学科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议题式教学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高中思政课教师应遵循“八个相统一”,打造新时代思政“金课”。坚持以素养立意,整合多方资源,巧设走心议题,让课堂“议”味深长;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多层逻辑,让情知相连,情理共生;组织沉浸式议学,促进学生思维进阶;进行多元化评价,深度反思,形成可视化成果,促进知信行合一,实现核心素养落地。

    2023年03期 No.891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1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由与路径

    林赛;傅瑶;高妍;

    红色文化形成和发展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之中,汇聚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教育、校园环境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家国情怀,提升道德品质,增强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23年03期 No.891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16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成长空间_学科研修

  • 深刻领会“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丰富意蕴

    卞雨花;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内在本质和性质功能的重要论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涵,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提供了方向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论断,可以从何以要讲道理、要讲何种道理及要以何讲道理三个维度进行深层思考,掌握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建设好思政课这一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2023年03期 No.891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

    王鹏伟;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党领导广大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它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实现了经济发展、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其典型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坚持新文明观,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促进全人类和平、共同繁荣和发展。这一论断既是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又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2023年03期 No.891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成长空间_涵养精神

  • 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逻辑

    康建军;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爱国主义一直是各个时代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之源,是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逻辑表现为对中华民族优秀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对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的坚持,对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地发展。

    2023年03期 No.891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7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谈论

    周宏;李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青年学生只有具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人才。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价值内涵具有高度一致性。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融入思政课堂,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有助于落实思政教育的育人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3年03期 No.891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红色经典阅读的育人功效及其实现

    高峰;王会;

    红色经典在学生成长成才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怀、锤炼良好的个人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倡导和积极鼓励学生开展红色经典阅读,以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红色教育。其主要包括提高内涵,加强对红色经典阅读的内容指导;扩展外延,举办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积极践行,重视红色文化实践和红色精神传承。

    2023年03期 No.891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学术品读

  • 社区思政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刘玲;

    <正>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力开展社区思政教育、构建学习型社区已成为一项重点内容。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单位,社区在服务民众生活、强化社会管理、保证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日益成为党和国家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新时代,社区思政教育应坚持以社会需求和人民发展为导向,整合各方资源,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同时,要将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提高民众对城市文明和进步的认同感,促进文明城市建设。

    2023年03期 No.891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中考导向的初中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秦秀立;

    <正>思政课作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学生而言,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中考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基于中考导向创新初中思政课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政课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和运用,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基于中考导向创新初中思政课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师可在实践中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边界、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

    2023年03期 No.891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网络舆情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其应对

    宋建申;

    <正>互联网时代,要想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就要了解和明确影响思政教育效果的因素。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影响日益突显。网络舆情主要以网络世界为主阵地,对社会事件发表极具个人价值取向的态度、情感、意见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网络舆情的参与者。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呈现深刻性、全面性。思政教育应积极规避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对学生进行正确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由唐亚阳等所著、

    2023年03期 No.891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思政一体化构建探论

    陶琳;曹莹;

    <正>义务教育阶段要高度重视德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作用,根据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构建系统完善的课程思政一体化机制,打通不同学段阻隔,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中小学全过程,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切实提升育人效能。义务教育阶段要推进各学科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形成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格局,实现道德品质与知识素养培育的统一。由阚雅玲名师工作室所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一书,聚焦课程思政核心理念,

    2023年03期 No.891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就业质量提升的思政教育改革

    温瑀;关泽;

    <正>思政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核心,根本目的是引导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不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行业竞争,更多的是人才竞争。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帮助学生成功就业,实现人生价值,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思政教育能够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对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023年03期 No.891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对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

    赵钦;蒋桂芳;

    <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识基础和重要构成,而思政教育是党领导下的优良传统和教育优势,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形式,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立场和显著特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对思政教育的引领,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必然要求。李月玲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实践观范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一书,以科学实践观的视角,系统阐述思政教育价值,提出思政教育价值充分体现于实践活动,

    2023年03期 No.891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思政教育对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作用

    孔德生;冯爱敏;

    <正>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脉,是国家凝聚力与生命力的根本来源。新时代,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青年学生理应肩负起文化传承与复兴的重任,切实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而思政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应切实发挥价值引领效能,将文化自信培育作为重要内容,探索更加科学的育人路径,以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粟国康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一书,基于要素与结构的内在关系,对思政教育运行机制与功能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2023年03期 No.891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提升探索

    杨虹;

    <正>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渠道,对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思政教育工作要想发挥应有的育人效能,就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吸纳时代元素,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升,为学生成长营造和谐环境。为此,学校要围绕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教师素养构成与发展现状,探索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有效路径,

    2023年03期 No.891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8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的思政教育创新

    凌静怡;

    <正>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提升青年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成为现代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被纳入高等教育教学体系,转化为专业课程与选修课程。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系统性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重点培养内容,忽视了对职业素养、就业认知等的规划指引。基于此,学校需充分发挥思政教育效能,切实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优化完善,实现创新发展。王紫薇、詹明、吴武英著,

    2023年03期 No.891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国传统文化思政教育育人价值的发挥

    银翠姣;唐梅;

    <正>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稳定性、相对不变性,使之可以成为传统。历史上任何存在过而如今不存在的文化,均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可见,传统文化是从古延续至今的文化,而非过去的文化。事实上,传统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民族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不同民族形成差异化的思想、习俗、宗教、道德、政治、哲学理念与生活方式,这些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汇聚成民族文化。

    2023年03期 No.891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7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究

    覃维英;

    <正>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基于此,高校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设置为重要课程与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服务,以更好地解决大学生职业发展问题。青年学生职业规划不仅仅是个人选择,更涉及深层次的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将职业精神、奉献理念、家国情怀等融入学生价值认知,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职业选择,实现人生价值。

    2023年03期 No.891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9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