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卷首语藏

  • 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

    刘春兰;王新竹;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可从四个维度对这一命题进行学理阐释:在价值维度,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关系的“金钥匙”;在历史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魂脉”与“根脉”的统一体;在理论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在实践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从本国国情实际出发,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2025年19期 No.1003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前沿视点_时势时话

  • “六个必须坚持”视域下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蕴探赜

    刘福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六个必须坚持”为主要内容,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同时也为把握和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了科学的方向指引。“六个必须坚持”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根本立场、精神品格、内在要求、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和世界眼光。从“六个必须坚持”视域科学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助于深入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价值意蕴,巩固、拓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实践成果,推动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年19期 No.1003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内涵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三个前提性问题

    李燕;

    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如何透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内涵、如何把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内涵融入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需要解决三个前提性问题,即意义、着力点与方法论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内涵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增强新时代学生的主体性与“四个自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及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实现这一任务,需要把握好三个着力点,即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讲透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讲清中国式现代化特色。在方法论问题上,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内涵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坚持贯彻“八个相统一”原则,以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2025年19期 No.1003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习而时察

  • 习近平文化思想伦理意蕴的现实逻辑、精髓要义与时代价值

    杨亮;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政治、制度、经济等多重伦理维度文化建构的新高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伦理体系建设的时代精华与科学指南。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伦理意蕴,分析其在政治、制度、经济层面的现实逻辑与精髓要义,对锚定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目标、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用”之效、回应中国式现代化伦理之问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2025年19期 No.1003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论

    田颂文;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新形势下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是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积极融入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助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

    2025年19期 No.1003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时代礼赞

  •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探赜

    李婵;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撑作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要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手段,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落到实处。

    2025年19期 No.1003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信仰教育的理路

    陈满园;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赓续红色传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新时代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要立足课堂主渠道,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营造育人环境,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推进协同育人,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成为高校信仰教育的核心资源。

    2025年19期 No.1003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课程建设

  •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规律探析

    曲凯梁;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规律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时代化、科学化、体系化革新的重要依据。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科学知识发展规律、普遍联系规律。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科学、全面地推动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使具体路径探索有规可循。

    2025年19期 No.1003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一体与多面

    陈佳伟;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首要前提是“一体性”,即打破不同学段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评价和课程协同上的割裂状态,重塑层级与连续、阶段与递进、理论与实践、个体与群体、分工与合作之间的一体化关系。在实践中,因尚未充分把握不同学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与具体实践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疏离情况。基于此,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应着力平衡课程目标中的学段设定和综合效果、课程内容中的已学知识和拓展知识、课程实施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课程评价中的知识维度和价值维度、课程协作中的校园力量和社会力量,以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2025年19期 No.1003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课堂内外_教海导航

  • 推行主题学习 提升育人品质

    严卫林;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培育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实效,主题学习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结合乡村学校的独特情况,通过课堂主题育人、实践主题育人、场景主题育人三个维度,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主题学习育人模式。

    2025年19期 No.1003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论析

    杨礼;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学校更加注重教学内涵式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其自觉主动地学习,对于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和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尤为重要。针对高中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效果不佳的现状,在分析原因基础上使其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课上强化规矩意识、建立奖惩机制、精心组织教学、加强情感沟通,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5年19期 No.1003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育教学

  • “三动”:“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高中思政课目标设定及其实践

    张鑫;

    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思政课以能力为重点、以价值为引领,强调“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围绕教学目标这一内核,注重教师、学生、评价三者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培育学科关键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文章在必修3“法治政府”一框教学基础上,审视教学、教评、学评三者之间的关系,探寻“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高中思政课的目标设定与实践策略。

    2025年19期 No.1003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指向法治观念培育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

    蔡秀清;

    作业是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指向法治观念培育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应当立足学生真实生活,通过设计基础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丰富学生法治知识,培养学生法治思维,进而引导学生开展法治实践,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025年19期 No.1003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学新视

  • “VR+3B”教学法在本科思政课中的应用

    冯丕红;王子悦;

    “VR+3B”教学法是将VR技术与传统“3B”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融合了VR技术和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导向、团队学习、资质胜任的混合式教学法。在本科思政课中应用“VR+3B”教学法,解决了长期以来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参与、不感兴趣及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该教学法既强化了VR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又避免了技术运用的形式化和课堂教学的过度娱乐化。尽管“VR+3B”教学法在本科思政课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着不少问题,但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2025年19期 No.1003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中思想政治课提高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探究

    李雨菲;

    高中思想政治课提高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又是顺应高中生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认知水平不足、教师培育能力欠缺、环境合力发挥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实效。对此,需要从教育的主体、介体及环体入手,聚焦小课堂,放眼大环境,有针对性地从深化政治认知、激发政治情感、践行政治行为三个方面提高学生政治认同素养。

    2025年19期 No.1003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活水天成_话说资源

  • 高职思政课讲好胶东红色故事的价值分析与实施策略——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

    李世阳;唐元元;

    胶东红色故事是党领导胶东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中凝聚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和教育意义。在高职思政课中讲好胶东红色故事,有利于转化思政课教材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高职院校要精选典型的胶东红色故事,优化一体化教学设计,提高思政课教师讲好胶东红色故事的能力和素养,搭建多元教学资源平台,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2025年19期 No.1003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培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思政高质量实施探析

    刘爱文;

    培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思政高质量实施,应注重价值引领与品德塑造相结合、生活自理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相结合、实践操作与创新能力发展相结合、情感态度与合作精神培育相结合,树立以自立生活为导向的劳动教育理念、打造系统化劳动教育课程群、以多元化方式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育人、深化生活适应性培育,挖掘课程思政亮点。基于此,要落实顶层设计,以大单元教学任务群建立课堂整体架构;要进行科学评估,形成体现分层教学目标的学习支持体系;要多元主体参与,创设家校社课程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要凝聚集体智慧,构建以教研组为主导的教师专业共同体。

    2025年19期 No.1003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活水天成_以案论道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贯穿改革开放史教学探析

    方原;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形成的精神瑰宝,具有强大的道德力量和深刻的育人价值。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贯穿改革开放史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改革开放成就的理解,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遵循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系统性与针对性相协调等原则,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大数据与新技术应用及家校社协同联动等方面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可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改革开放史有效融合,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5年19期 No.1003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色研学旅行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律荣庆;

    红色研学旅行融合红色文化与修学旅行,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红色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其特点在于教育性与体验性并重,红色文化与研学旅行深度融合,强调实践与创新。应用策略包括:融入红色文化,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行走的课堂”,实施生动教学;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发挥育人功能。通过这些策略,红色研学旅行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2025年19期 No.1003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活水天成_情境在线

  • 课堂导学案设计的问题矫正

    白心莹;

    课堂导学案在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当前,课堂导学案在设计中存在目标缺失、指导缺漏、学程缺位、问题缺陷、反思缺项等现实问题,亟须通过优化设计,更好地发挥其重要课程资源的作用。

    2025年19期 No.1003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共建·共治·共享:思政课数字化教学资源一体化建设路向

    聂加超;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必须回应好的重大命题。教学资源是推动这一命题的重要依托,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一体化建设是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试从共建、共治、共享三个角度出发,做到强基固本、科学管理、聚焦应用,以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由优化整合、长效运行到普惠共赢的发展,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重要保障。

    2025年19期 No.1003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活水天成_他山之石

  • 高中思政课教学利用时政热点资源三维论域

    曾文;何小红;

    时政热点资源是高中思政课教学的优质资源。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时政热点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凸显思政学科特点、激发课堂教学活力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对时政热点资源内涵把握不准、内容选取精度不够和融入效果不佳等问题。对此,可以从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把握融入准度、注重课程教学内容提升融入精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增强融入效度三个方面,探究时政热点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2025年19期 No.1003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体验式教学理念融入中学思政课探析

    何才志;

    在新课改背景下,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体验式教学理念融入中学思政课,有利于推进课程教改目标实现,增强学生思政学习体验感、思政教学实效性及培养和谐教学关系。当前,体验式教学理念在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体验式教学能力欠缺、学生体验深度不足、体验式教学手段运用不当、有效评价机制缺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要通过加强体验式教学能力培养、建构深度教学体验场域、创新体验教学模式、助推体验式教学实施等实践路径,强化中学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理念的融入效果。

    2025年19期 No.1003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成长空间_学科研修

  • 梗阻与纾解:高校思政课学习共同体建构

    王琳;

    学习共同体对激发群体意识、提升精神动力、扩大认知空间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当前,思想认知缺位、价值认同错位、课堂交锋不足、课后评价失当是学习共同体建构的现实梗阻。对此,发挥教师引领、实现双课协同、推进差异互补、进行科学评估是纾困良策。

    2025年19期 No.1003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任务驱动:思政课程教学新生态的构建与实践

    王立群;

    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实施大任务驱动策略,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教育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阐述大任务驱动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路径,包括规划适配性大任务框架、组织高效能教学活动及教师的价值导向与反馈调适机制等,指出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并探索应对策略,旨在为构建思政课程教学新生态提供有效参考。

    2025年19期 No.1003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成长空间_涵养精神

  • “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联耦合与协同策略

    沈梦露;

    思政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双创”教育则促使学生积极创新、创业,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两者融合发展是学科跨界、人才培育的必然趋势,蕴含目标统一、内容贯通、优势互补的内生逻辑。基于此,可从目标统一、内容贯通、优势互补、师资交叉四个层面分析两者的关联耦合性,进而从实施路径、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联动体系和管理机制五个方面提出相应协同策略。

    2025年19期 No.1003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思政课”视域下红色精神教育路经探微——基于沂蒙精神

    朱孝天;

    沂蒙精神是具有地区特色的红色精神,具有强大的育人功效。在“大思政课”教育理念引领下,通过开展政史学科主题融合教学,利用好红色乡土资源,使学生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学习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5年19期 No.1003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