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卷首语藏

  • 争做“大思政课”的“大先生”

    王义群;

    <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每每回味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使命感倍增。新时代,我们要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争做“大思政课”的“大先生”。培育大教育情怀胸怀“国之大者”,自觉从“小我”走向“大我”。对党、对祖国、对人民要有无尽的挚爱与忠诚;对学生、对生命、对教育事业要有无比的热爱与倾情;对和谐社会、对美好世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有无限的怜爱与追求。

    2024年26期 No.962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立德铸魂

  • 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三个着力点

    韩杰;

    凝聚共同的价值观是国家统一意志形成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就是统一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的体现。新时代可通过法治观念培养推动爱国主义精神落实落地,用思政课堂促进爱国主义情感立己达人,用实践研修迸发爱国主义自觉行为。三个方面发力,以法润心、以德立人,让爱国主义精神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2024年26期 No.962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核心素养视域下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究

    李静;

    初中生正处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至关重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思维进阶,选取具有真实性、启发性、针对性的案例以理服人,考察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与核心素养高度相关的关键能力,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养成与爱国实践能力的提升。

    2024年26期 No.962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前沿视点_新区新路

  •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实现——以“法律为我们护航”为例

    叶婷婷;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订、实现和评价,都要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课堂教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24年26期 No.96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大写的中国人: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新走向——以南京市主题教研活动两节展示课为例

    高秀杰;周智宁;

    在“立德为主旨,学习为中心”主题教学活动中,“与世界深度互动”“我们的梦想”两节同主题展示课,生动展示了素养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新走向——立意:从教书走向育人;立骨:从教材体系走向学习体系;立论:从讲知识走向讲道理;立行:从知道走向做到;立研:从反思走向臻于至善……像人一样有站得住的灵魂、立得稳的脊梁,有血有肉、风姿各异、真实鲜活,最终成就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成就一个个大写的中国人。

    2024年26期 No.962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课堂内外_教海导航

  • 指向政治认同培育的课堂创生

    夏子辉;夏瑞林;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政治认同处于思政课核心素养首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为此,教师要根据现行课程标准和评价要求,结合校情和师生实际进行课堂创生。

    2024年26期 No.962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议题式教学的“议境”设置理路与实践

    吴勇军;

    议题情境是实施议题式教学的关键。打造生本化、生活化、序列化、综合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样态,要摒弃议题情境创设的弊端,从明暗交织、纵横联系、思行结合、一境到底四个维度进行尝试与实践。通过议题情境活化书本知识,引入“项目+”“大单元”等教学方式构建起教材知识、情境勾连、项目驱动、深度建构、创新迁移学习链,使课堂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

    2024年26期 No.962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课堂内外_教育教学

  • 道德与法治课关键能力培养探究——以“正视发展挑战”教学为例

    党月慧;

    议题式教学为学生知识学习、自我品格塑造双向建构提供了新路径,为培养学科关键能力提供了新思路。道德与法治课关键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议题式教学的重要考量要素。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聚焦学生关键能力培育,以议题为统领、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任务为目标,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可操作性。为此,教师可以围绕选定可“议”之议题、创设可“议”之情境、组织可“议”之活动、设计可“议”之任务四个维度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024年26期 No.962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让情感在思政课堂自然流淌

    赵慧;

    情感是学习知识和启迪思维的发动机。好的思政课堂是情感流淌的课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尝试通过实情导引、真情体验、深情践行、温情浸润,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4年26期 No.962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课堂内外_教学新视

  • 聚焦具身认知 促进素养发展

    张庭善;孙建祥;

    当代初中学生个性鲜明,而且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特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了解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紧随时代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聚焦学生自身需求,通过融入网络资源、小组合作探入、融合亲子教育等手段,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4年26期 No.962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议题式教学中的价值引领路向

    谭德生;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育人价值的最大区别是其具有思想引领与价值引导作用。如何通过议题式教学,凸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引领功能,需要坚持教师的价值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建构,强调课内与课外融通,促进知行内转,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2024年26期 No.962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巧构诗词文化活动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延续文化血脉”为例

    孙燕杰;张天朋;李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相关要求,结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育人理念,教师可基于“爱国主义”这一核心概念,结构化整合诗词,构建思辨性任务,创设体验性活动,引导学生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强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2024年26期 No.962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课堂内外_教学样态

  • 巧用“三点五学” 打造“心意课堂”——以“少年当自强”教学为例

    骆意;杨尚上;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如何让道理入脑、入心、入行是思政课必须回应的时代命题。为有效回应这一时代命题,在有效教学、深度学习等理论指导下,“三点五学”教学模式利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用心用情教,构建有意义、有意趣、有意境的思政课,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塑造心灵的目的。

    2024年26期 No.962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课堂内外_魅力实践

  • “教-学-评”一致性导向下的课程实践

    王刚;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提倡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和意义,将教学的重心聚焦在学生学习能动性上,将发展性评价理念融入教学,以多元化评价手段生成评价结果,以此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的教学过程。

    2024年26期 No.962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打造深度体验的“行走思政”——以扬州市“运河思政”融合展示课为例

    王俊龙;

    打造深度体验的“行走思政”,强化沉浸式体验,引领参与性体验,激发情感性体验,促进迁移性体验,在行走中悟“理”、体验中悟“意”、共鸣中悟“情”,以学理通达事理,从认知走向认同,有利于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更好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2024年26期 No.96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课堂内外_课例赏评

  • 架衔接之桥 寻一体之路

    刘友会;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部署,也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改革方向。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系统化、整体性确定教学目标,层次化、进阶性设计教学内容,差异化、适合性选择教学方式,多元化、统一性进行教学评价。

    2024年26期 No.962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重整教学逻辑 浸润家国情怀——以“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为例

    毛唯维;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培养具备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立德之指向、树人之根基。家国情怀强调对家园、家族及国家的感情认同与关切,是一种使人心灵凝聚和情感归属的力量。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阵地,要重知、情、意、行育人环节,探寻有效增强学生家国情怀的路径,引导学生形成正向观念认知,涵养积极情感认同,助力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024年26期 No.962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活水天成_习而时察_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初中生讲述身边的中国故事

  • 青春须早为

    鲍宇桐;

    <正>一个国家是否有未来,归根到底要看青少年敢不敢担当、有没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的梦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时代在进步,人民在进步,中国的青少年也在进步。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外交官。最初我对这个职业一无所知,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对这个听起来高大上的职业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我在电视上看到外交部发言人在台上用犀利的语言、坚定的眼神和霸气的神态回应各种不友好的问题时,就被深深触动了。

    2024年26期 No.962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繁星·凡星

    周煜敏;

    <正>一颗星星的光很微弱,不足以照亮一片天空,但繁星可以。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潮汕肠粉店老板。每天凌晨两点,他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除了煮粥、磨豆浆,还要干其他琐碎的事情。我家肠粉店供应的有白粥和皮蛋瘦肉粥两大类,白粥软糯清香,而皮蛋瘦肉粥甜咸可口。当然,我们家主要经营潮汕肠粉,所用米浆都是父亲亲手磨制的。即便有母亲帮忙,父亲也要忙到凌晨五六点才能勉强完成。这时,已经有客人开始光顾,品尝美味早餐了。

    2024年26期 No.962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知识武装自己 担负建疆使命

    淳成;

    <正>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以此激励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贡献。如今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内,捧着崭新的课本学习文化知识。这些优良的条件都是先辈们的牺牲换来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新疆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地貌复杂,拥有雪山、草原、沙漠、湖泊等丰富的自然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发展潜力。新疆人民刻苦、勤劳,都在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26期 No.962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明月何皎皎

    芭彦;

    <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大厅,一面主题为“明月何皎皎”的宣传板深深吸引了我,这面介绍了一位新疆医生玛依努尔·尼亚孜的光辉事迹。玛依努尔·尼亚孜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从事妇产科工作47年,曾赴日本留学8年,她谢绝国外高薪聘请,毅然返回故乡为新疆卫生健康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玛依努尔·尼亚孜勤学笃行、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深深打动着我。

    2024年26期 No.962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追最亮的星,做最“燃”的自己

    刘俊毅;

    <正>南海某片海域内,“海牛Ⅱ号”海底钻机正搭载科考船缓缓驶向深海,这是目前我国水中最重的地质勘探科考装备,也是世界最先进的海底钻机。它的缔造者正是湖南科技大学的万步炎教授!万步炎是一位怀揣海洋梦和家国情的时代英雄。1992年,他受聘到日本开展海洋技术合作研究。一年后,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日方的高度肯定,日方用高薪来挽留他。但他一心要为祖国海洋勘探技术发展贡献力量,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而当时在国内的工资仅有200余元人民币。

    2024年26期 No.962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赏英雄花,传英雄精神

    林佳琳;

    <正>每年阳春三月,广州的木棉花随处可见。木棉花又称英雄花,传说木棉花的鲜红是用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中山纪念堂是广州观赏木棉花的首选之地,这里矗立着一块广州起义纪念碑。由此,让我想到在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战士们。英雄故事悟精神。1927年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恽代英、叶剑英、杨殷、周文雍、聂荣臻、陈郁等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并迅速占领了广州珠江北岸绝大部分市区。

    2024年26期 No.962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心怀爱国汇星光 造炬成阳耀四方

    朱道远;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悠悠五千年,中华文明经受住大自然的天灾,抵御住侵略者的铁蹄,经历幽暗昏惑,抵达清耀明朗。不难发现,古今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极高的爱国情感。回溯历史的雪泥鸿爪,浸染岁月的丹青水墨,爱国主义精神早已在万古流传的史册里留下了浓浓墨香。面对偏安一隅的南宋,辛弃疾发出“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沉痛之语;面对多年为患的倭寇,戚继光道出“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坚毅志向;面对饱受鸦片荼毒的国人,林则徐提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精神……由是观之,即使流光一瞬数千年,爱国主义精神仍然烧灯续昼,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2024年26期 No.962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傲然的姿态

    查涵琪;

    <正>人们凝望英雄的身影时,往往会热泪盈眶,这是为什么?那是因为他们那傲然的姿态,让人为之动容。阅读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感受到千千万万傲然的英魂,深深震撼着我的内心。凝望着他们傲然姿态,我体会到生命的真谛。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傲然姿态。傲然的姿态不仅体现在我们过去的成就与荣誉上,更体现在我们追求知识的态度与行动上。终身学习能使我们不断超越自我,拓宽思维边界,获得成长和发展。

    2024年26期 No.962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活水天成_话说资源

  • 用好区域红色文化 培育学生爱国情怀

    吴迪;

    自2024年1月1日起,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国家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达到了新的法治高度。红色文化是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为在初中思政课中开展实践性、情境化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通过构建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红色使命三个递进式教育层次,实现红色文化与初中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精神实质,切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正确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2024年26期 No.962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精整·精选·精研:教学素材资源开发与应用

    胡小江;

    教学素材资源开发与应用,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力支撑,是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关键路径。在教学素材资源开发中,教本素材的解读、社会资源的挖掘、思维图表的研制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应紧紧围绕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在教本素材的精整中帮助学生掌握关键知识,在社会资源的精选中帮助学生提增关键能力,在思维图表的精研中帮助学生发展关键思维,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4年26期 No.962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活水天成_情境在线

  •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认知冲突情境设计

    林伟伟;金艺铭;

    在新课标背景下,认知冲突情境设计应坚持明确具体导向、挖掘层次结构和实现真实体验的原则,联系已有经验创设真实认知冲突,结合学生活动建构直观认知冲突,拓展情境信息铺设深层认知冲突,从而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落实课程核心素养。

    2024年26期 No.962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用结构化问题情境助推高阶学习力形成

    汤焕兴;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法律知识,对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法律知识理论性强,初中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对法律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要以学生真实生活为基础,以结构化问题情境为驱动,推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有效落实学生法治观念素养培育。

    2024年26期 No.962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评价视界_评价论坛

  • 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回归命题素养本位

    樊梦然;

    习近平文化思想自提出以来,以其“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品格和守正创新的精神特质为各学段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道德与法治课程对青少年人格塑造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道德与法治考试命题,让试题不只是一种单一性质的学习成果检验工具,更成为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让命题回归素养本位,帮助学生在做题中学会做人做事。

    2024年26期 No.962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单元作业设计

    谢伟彬;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设计单元作业,是体现《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科性质定位、落实评价要求、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基于学业质量标准设计单元作业,要解析标准,设计单元作业目标;具化标准,设计单元作业内容;对标标准,设计单元作业评价指标;自我反思,设计单元作业元认知支架。

    2024年26期 No.962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奇思情境聚核心素养 妙喻任务解关键问题

    陈斯敏;

    “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业设计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与难点。对此,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单元作业设计势在必行。基于学习情境理论,按照《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嵌入情境式任务,聚焦核心素养,解决关键问题,优化单元作业设计,最大限度实现减负增效。

    2024年26期 No.962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成长空间_学科研修

  • 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王蕾;周静;

    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要严格根据小学启蒙道德情感、初中打牢思想根基、高中提升政治素养的要求,循序渐进、整体把握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全面深入了解各学段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对此,可依据学段特征,选取适切方法;妙借学习支架,推动深度学习;整合教学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2024年26期 No.962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以集思广“议”促集体备课提质增效——以“网上交友新时空”一框为例

    刘志锋;

    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指出,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方式方法,各地各校要建立思政课教师教研共同体、集体备课制度等,指导思政课教师认真备课教研。集思广“议”,凝聚智慧,促进集体备课提质增效,对提升思政课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教学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24年26期 No.962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成长空间_大家启智

  • “思政+”教学的三个统一——以“基本经济制度”为例

    季燕;

    “思政+”教学以思政学科为切入点,注重教材厚度的把握、课堂温度的营造及实践力度的增强。这一教学实践主张教材知识与价值导向的开发与利用,体现学科“内容+”,以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倡导学生已有经验与未有认知的唤醒与建构,体现学生“经验+”,以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的统一;重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发挥与联动,体现学习“空间+”,以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2024年26期 No.962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成长空间_为师之道

  • 讲题出彩有效策略摭拾

    李建全;

    作为一项常态化教学活动,讲题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备考复习意义重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走出讲题误区,讲清楚命题立意、答题策略和教学启示,让讲题教学更出彩,做学生求知路上的释疑者和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2024年26期 No.962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教育家精神观照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郭万俊;

    思政课教师是办好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广大思政课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明晰方向,躬身自省,贴地而行,坚定价值取向,培养教育品质,提升职业素养,切实做到心有大我、言为士则、启智润心、勤学笃行、乐教爱生、胸怀天下,从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26期 No.962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品位课堂展风采 思政育人谱新篇

    谢姣;

    <正>4月29日—30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承办、合肥市大柏中学等协办的第二届初中道德与法治品位课堂观摩会在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安徽合肥)顺利举办。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0多位思政课教师、教研员线上线下同步观摩。《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主编黄建炜主持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有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编辑室主任张天宝,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康维铎,合肥市中学政治教研员侯新旺,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校长杨全。

    2024年26期 No.96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封面人物简介

    <正>郑晓斌,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永宁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广州市第四批中小学骨干教师、首届“中学政治教坛新秀”,增城区首届“十佳青年政治教师”、优秀教师,连续多届受聘担任增城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心组核心成员。

    2024年26期 No.962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书速递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优秀教学设计选编(八年级下册)》是首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选编,经过组委会专家的严格评选,从来自全国的700多篇参赛作品中精心筛选出40篇特等奖作品。本书紧紧围绕新课标精神,按照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的章节顺序编排,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专家点评等内容。每框呈现2篇作品,力求统一中寻变化、规范中求灵活,营造生动的富有张力的教学生态场域。

    2024年26期 No.962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四届高中思想政治卓越课堂观摩会通知

    <正>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协同教学”“项目式学习”等一系列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如火如荼。因此,为深入推进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学变革,拓展高中思政课教育教学路径,扎实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施,更好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提升高中思政课育人效果,提高一线教师综合素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关注时代关切、关注教师关心,将于2024年9月28日—30日,联合江苏省邗江中学(江苏·扬州),举办第四届高中思想政治卓越课堂观摩会,为广大师生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

    2024年26期 No.962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