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亚光;
<正>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核心主题,即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在筑牢道德底线的基础上,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高校作为开展教育的重要机构,在这一主题引领下,全面推进思政教育工作,不断加强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联系,以课程思政为核心,拓宽思政教育主要阵地.体育课程作为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课程,包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性和相当的可行性.而体育教师作为开展体育课程的主体,在推动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年04期 No.940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黎桂曹;黄学政;
<正>推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既要立足于教学管理目标,又要兼顾学生个性需求和差异,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发挥思政工作的重要价值和优势,促进思政工作和教学管理结合,有助于精准把握教学管理的内在逻辑,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由卢涛、李军海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一书,采用历史眼光和发展思维,深入分析了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情况,既从宏观角度分析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时代使命,又从微观角度阐述大学生思政工作体系的构建情况,既包括教育教学工作,又涉及学生事务管理,对研究思政工作和教学管理结合有一定参考价值.
2024年04期 No.940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钰;宋伊;
<正>随着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深入推进,挖掘红色医学文化,培养学生舍己救人、救死扶伤的医德精神,已逐渐成为医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由周方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润物无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一书,对红色文化融入医学专业课程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理论体系严密,内容丰富.作者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了红色文化的内涵、价值、作用,并结合高校思政课特点,探讨了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使读者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红色文化,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该书内容实践性强,可操作性高.作者用大量案例和实践经验,
2024年04期 No.940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泽源;刘波;
<正>自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均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作为育人工作的首要任务,积极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对音乐教育而言,课程思政能够充分挖掘音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美育与德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艺术素养、思想道德情操与政治素质全面发展.由王春梅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一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为音乐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全面指导和建议.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音乐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原则和方法,提供了丰富案例,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对于音乐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2024年04期 No.940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瞿红;
<正>加快德才兼备人才培养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而中小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筑基阶段.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好奇心强、探索欲强、可塑性强等特点.中小学德育工作有利于帮助学生打好道德基础,培育和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活动德育课程是德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兼重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帮助受教育者实现知情意行高度统一.充分利用中小学教学资源,紧密结合中小学生群体特点,设计和实施中小学活动德育课程,意义重大.
2024年04期 No.940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6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隋欣;李烨;
<正>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要立足企业人才需求,持续创新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构建职业教育新模式.产教融合和课程思政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基础上实现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探索的主要工作.当前,高职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重才轻德倾向,虽然已经借助企业力量来提高技能教学的专业性,却没能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内容融入职业教育,导致产教融合的全面性和实效性严重不足,校企合力培养的人才职业道德欠缺、
2024年04期 No.940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瑞;赵春美;
<正>外语专业学生长期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面临中西文化势差挑战.外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在“大思政”理念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能够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思辨和批判意识,厚植爱国情感,主动以外语为工具而传播中华文化.由文旭和徐天虹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语教育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一书,总结了外语教育一线工作者的实践经验,探索了外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为提升外语教育质量、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提供了有效借鉴.参考书中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观点,本文简要探究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理论和实践路径,以期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效参照,助力外语课程思政建设.
2024年04期 No.940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东方;
<正>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加强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非常必要.一方面,思政教育能够为就业教育提供正确方向,保障就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在就业教育中融入思政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择业观和就业观,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由吴长锦编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一书,围绕思政教育目标、多方教育主体、多种教育资源,深入分析了思政教育的协同创新情况.全书分为五个章节,阐述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2024年04期 No.940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磊;尚阳阳;
<正>“双创”教育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要求整合多方资源,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切实推进“双创”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由刘平国著、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聚焦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从内涵意蕴入手,重点分析“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模式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工作和实践路径.
2024年04期 No.940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宁晓克;丁锐;
<正>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青年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人才,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新形势下,八一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对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八一精神蕴含的政治、文化及德育等价值,是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优势所在.高职院校应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下,主动推进八一精神进校园进课堂,探索新的思政课教学场景和教学模式,
2024年04期 No.940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殷晴波;
<正>要想更好地提升我国思政教育水平,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积极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与内容,切实开阔学生国际视野,使其树立全球意识,逐步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好中国形象.由廖志诚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论》一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思政教育创新动力的相关问题.
2024年04期 No.940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勇;周涛;
<正>诞生于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化实践的文化成果.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将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夯实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由王瑞萍、马进、马虎银、乔娟所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若干重要问题研究》一书,
2024年04期 No.940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2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怀凤;
<正>生命安全与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永恒课题,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对于个体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与思想意识塑造的萌芽期,此阶段加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形成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认识.本文参阅由陈美兰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一书,深入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2024年04期 No.940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胡海峰;肖婷;
<正>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高职院校在校企融合基础上,深度发掘并科学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方面的德育资源,协同建设学生职业素质基本标准体系、职业体验人才培养模式、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及企业文化研究基地,全面深化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面向学生实施针对性职业素质教育,为企业输送满足其发展需求的高层级人才.
2024年04期 No.940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