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正军;彭奋;
在小学、初中、高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简称《读本》)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课程教学一体化螺旋推进,不断提升各个学段《读本》教学的实效性,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耳入心,是中小学思政课的重要任务。结合小学、初中、高中《读本》教学实践,以“中国梦”篇章教学为例,着眼于提升《读本》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素材、教学评价四个维度,设置“情感启蒙—思想筑基—素养提升”螺旋上升式一体化教学目标,创新“具象认知—活动体验—议题探究”迭代纵深式一体化教学方法,运用“适切生动—深化情境—启发思辨”共建共享式一体化教学素材,实施“理论认知—情感认同—行动鉴评”综合递进式一体化教学评价,构建一体化教学实施路径。
2024年07期 No.943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艳珂;刘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大学)》(简称《读本》)作为重要的必修课程进入大学课堂,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又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的重要举措。《读本》内容丰富、科学系统、问题明确、逻辑清晰、要点突出、针对性强,教师可根据其栏目设置特点,通过问题聚焦导学、要点梳理导学、思维导图导学、相关链接导学、延伸阅读导学、实践活动导学,引导大学生融会贯通地学、理论联系实际地学、纵横相连地学、拓展延伸地学,学出高度与深度、厚度与广度、温度与效度,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2024年07期 No.943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雨维;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其话语权有效提升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在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背景下,媒介融合大潮汹涌而至。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面临消极意识形态挑战、融媒体传播挑战、监督管理跟不上挑战等。对此,提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第二课堂支撑力、监督管理净化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参与思政话语传播矩阵,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之生命活力。
2024年07期 No.943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孟琦;
当前,学界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在深入掘进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与此同时,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方面,某些关键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关注和有效解决。如教学衔接怎样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成果产出怎样瞄准师生一线教学,实践探索怎样引导教师投身其中,内容重复怎样得到合理解决,围绕这四重难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寻求破解之策,不仅是学界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的重要关注点,更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的基本着力点。
2024年07期 No.943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10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夏敏;魏贤运;秦黎明;
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探讨与准确把握其发展向度、难度和效度。从向度来看,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既是一种内涵式发展,又是一种旨在提升生命质量的发展,还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从难度来看,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面临来自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要求和外部环境提出的新挑战及内部深层次问题的纾困;从效度来看,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应着眼以教学语言的精彩度激发兴趣、以教学内容的鲜活度激励探索、以教学方式的新颖度激活思维、以教学评价的适切度激奋心灵。
2024年07期 No.943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馨潞;
<正>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科研兴教逐渐得到重视,很多师范院校掀起教育科研热潮,但教育科研实践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思政工作是优化师范院校科研管理的重要举措,若缺乏实质性的思政工作,科研管理就会丧失活力。对此,师范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要立足实际,深刻把握新时代思政工作特点和要求,坚定科研管理工作目标和方向,不断开创科研管理新局面。
2024年07期 No.943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贺安伟;
<正>课程思政旨在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全课程育人系统、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实效,这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机械系统仿真设计与实践”是机械专业的重要课程,在专业化机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其课程思政是实施机械类课程创新改革的重要举措,不仅能够实现育才与育德的高度统一,提升机械人才培养实效,而且能为其他机械类课程思政改革提供经验参考,推动思政教育和机械教育的深度融合。机械系统仿真设计与实践课程思政具有可行性。
2024年07期 No.943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晶照;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使得二者融合创新具有可能性与可行性。由吴长锦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一书,以思政教育协同创新为核心,系统阐述了其基本理论、思想脉络、内在机理和时代内容,分析了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基本理论范式,深入探讨了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思想脉络,并结合时代背景详细论述了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时代内容,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创新提供了参考。
2024年07期 No.943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琳;杨洋;
<正>思政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体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既有助于发挥体育文化满足人们精神世界追求的作用,又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对于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积极意义。由马文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一书,深刻阐释了思政教育引领文化、传承文化、整合文化的深层次逻辑,对于开展体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具有参考价值。
2024年07期 No.943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鑫;
<正>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专业课程创新改革的重要方向。高校作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要利用协同效应,发挥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形成育人合力,将思政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生学习全过程,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实效。体育作为高校的重要课程,具有强健学生体魄、缓解学习压力的作用,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体育课程思政的贯彻落实,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全力支持,故要不断强化体育教师课程思政理念,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增强体育育人实效。
2024年07期 No.943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蓉;
<正>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污染现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和生态文明教育。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力军生力军,理应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践行生态文明观。
2024年07期 No.943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余有群;
<正>新文科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与传统文科相比,新文科要求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思维,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文科课程。英语课程是高校教育体系的必修课程,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要认识到中国文化融入的重要性,找准二者融合点,汲取中国文化赋能课程教学,创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方式。
2024年07期 No.943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斌;何玮钊;
<正>从广义上讲,文科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简称,是指以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在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时代变迁和教育变革,传统文科各学科协同度差、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脱节等弊端逐渐显露,已难以满足新时代文科人才培养需求。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文科教育转型升级,提升文科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实效性。作为文理交融的学科,体育在新文科背景下面临新的发展要求。
2024年07期 No.943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乐佳;
<正>新时代,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并通过提高思政课程质量、赋予专业课程思政属性、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思政素养、开展多样化思政主题活动等增强思政教育影响力和覆盖面,以系统化教育提升学生思政素养。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经过长期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长远看,仍需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改革创新,并根据人才培养具体需求融入新元素。
2024年07期 No.943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任扬;
<正>网络认同理论是基于技术网络的网民主体围绕网络化生存目标,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开展身份识别、信息共享、价值趋同的建构性行为共识活动,揭示了网民和网络的内在联系,对于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生态文明教育与劳动教育都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4年07期 No.943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贵兰;
<正>职业道德关乎个人道德品质,更是社会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近年来,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由谭洪涛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会计学课程思政案例集》一书,涵盖了会计学的核心知识点,实现了从理论框架到实践操作的全覆盖,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会计学伦理道德、职业操守等问题。将会计学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既避免了单纯的理论灌输,又增强了思政教育实效。
2024年07期 No.943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庆松;武艳艳;
<正>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新的使命和需求,需要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需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国家、社会、学校协同育人合力,提升育人实效。由王邵军、王莉莉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校实践思政教育创新研究》一书,阐述了新时代思政教育实践创新。全书共八章,分为三个部分。
2024年07期 No.943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坤;
<正>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行政管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思政工作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将高校行政管理与思政工作有机结合,发挥二者的协同育人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由赵文报、黄培、翟勤等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一书,立足新时代坐标,对高校思政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2024年07期 No.943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雯;
<正>全面推进刑法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法学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必然选择,对于拓宽思政教育主阵地和培养高质量的法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翻转课堂强调以生为本理念,以引导学生实现从被动接受者到主动探索者的角色转变为主要目标,有效提升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和自主性。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刑法课程思政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2024年07期 No.943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海萍;
<正>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担负着培育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的重任。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体系构建,能够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促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进而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2024年07期 No.943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克勤;
<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使命。思政教育作为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渠道,要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其中,以更贴近社会实践、学生生活的形式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质效。对此,高校需以思政课程为基础,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4年07期 No.943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贵;李游;
<正>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可以将工匠精神培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理想信念、职业道德与职业品质,促使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践行工匠精神。
2024年07期 No.943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令勇;冯然军;
<正>随着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愈发丰富多彩。同时,多元社会思潮如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也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较大冲击,致使部分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使得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新时代,社会迅速发展,生活中充满着挑战,亦充满着不确定性。在此环境下,大学生更应积极奋斗,努力提高个人综合能力,以此应对走向社会工作岗位时面对的各种挑战。
2024年07期 No.943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逐渐形成。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推进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是历史所承、时代所承、人民所盼。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卷正在写就。2024年,我刊将重点围绕如下方向进行征稿。
2024年07期 No.94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封面征集自2011年以来,为了不断扩大刊物影响力,进一步促进刊校互动,第3周充分利用封面资源展现学校风采,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宣传。学校宣传可以是封一和封四两个彩封,也可以是封一至封四四个彩封。封一:刊登校门或者带有学校名称的主要建筑物等图片;封四:刊登学校办学特色、德育研究成果、思政教研教学成果等文字介绍(900字左右),以及学校、教研教学等相关活动图片(4—6张);封二、封三可以介绍政治教研组、名师工作室、特色德育研究成果或思政教研教学成果等。
2024年07期 No.943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2024年07期 No.943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明;
<正>浙江省永嘉中学是首批省思政学科基地学校,学校政治教研组2019年荣获市优秀教研组荣誉。政治教研组围绕立德树人,坚定履行教育使命。全组16位教师(含硕士2人、高级教师6人)有5人为市级骨干及名师,且有1人创立了名师工作室;4名教师参与省级教研展示与讲座,组员两次参编省级书籍,多人获学校课改先锋、立格导师等称号。
2024年07期 No.943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