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卷首语藏

  • 践行教育家精神 勇担育人新使命

    武小东;

    <正>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鲜明指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并进行了全面完整的阐释,为广大教师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坚定理想信念、挺膺担当作为指明方向,恰是教育所需、教师所盼!广大思政课教师必须学思践悟教育家精神,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跑出加速度、勇担新使命。

    2024年13期 No.949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时代礼赞

  • 给中学生讲好中国式现代化

    杨慧;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对于中学思政课教师来说,给中学生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文章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从哲学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三个角度,论述如何给中学生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帮助中学生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只有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真正讲深讲透,学生才能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将小我融入大我,自觉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

    2024年13期 No.949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探究

    赵笑;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党的二十大报告则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战略框架。将高中思想政治哲学部分与党的二十大报告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特点、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

    2024年13期 No.949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时势时话

  • 宋文化何以融入思政课堂

    娄鹏飞;谷裕;

    在新时代背景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思政课的重要任务。为适应新课改,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持中高考评价导向,结合中学思政新课标、新教材,在教学中融入丰富的宋文化资源,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基本路径:坚持概念解读、注重评价引领、落实原则指导、参与社会实践。

    2024年13期 No.949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思政课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三个着力点

    刘强;曹恒;

    教育家精神的提出进一步为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道理提供了更主动的精神力量和更高标准的价值引领。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正当其时。思政课教师要着力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六个必须坚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着力夯实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六要”素养,主动从政治上认识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着力把握新时代好青年的“四条标准”,始终保持振作的精神状态,努力使中国青年身为中国人而成长为中国人。

    2024年13期 No.949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共话素养

  • 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综合化实施路径

    张永华;

    坚持将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应让学生在知识领悟和劳动实践过程中提炼思想政治理论核心要义,并将思想政治课理论知识运用于劳动实践活动,进而深刻领会并掌握劳动教育真谛。二者有机融合,能够助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与学生劳动思维和劳动能力提高。

    2024年13期 No.949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议题式教学提升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策略分析

    孔佳燕;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政治认同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议题式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以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为例,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议题情境、解构教材内容、开展正面讨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2024年13期 No.949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课程建设

  • 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探究——以福州市马尾区中小学法治教育主题展示为例

    佘荩;

    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国家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现实需要、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中小学生培养发展法治意识的有力抓手。当前,还存在法治教育内容衔接堵点、方法创新断点、评价机制难点、教师协作痛点等困境。要有效破解上述困境,应进一步明确法治教育目标内容、融合法治教育教学方法、贯通法治教育评价体系、加强思政教师协作教研。

    2024年13期 No.949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情理思政:情理入境,以境育人

    徐书红;刘宁;

    弘扬爱国主义是时代的主旋律。涵育学生家国情怀是新时代发展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情理思政主张情理入“境”,以“境”育人。教师创设适切典型真实情境,引导学生领悟道理、追求真理,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提升思政育人价值。情理思政课堂需要以课标为据明育人起点、以情境创设联育人节点、以情境探悟照育人远点、以情理相融显育人高点,在情理交融中聚焦核心素养、丰富实践体验、实现生命成长。以培育中国人民海军故乡少年家国情怀为例,立足情理思政课堂,按照不同学段课程目标要求,厚植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2024年13期 No.949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前沿视点_理念传导

  • 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意蕴与实现路径

    吴建;

    纵观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历程,趋向生活主题的价值回归是贯穿其中的主线。思政课教学生活化能够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融合,使课堂呈现生活的自然样态。思政课教学生活化,从内容上看,包含相互交融的四个维度;从实施过程上看,包含既相互衔接又各有侧重的四个环节。其既有历史发展的必然,又契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四个维度,即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主体生活化;四个环节,即导入生活情境、思辨生活案例、感悟生活情理、体验生活实践。实践证明,生活是思政课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学生活化是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2024年13期 No.949 23-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前沿视点_立德铸魂

  • 民族复兴使命感教育价值引领多维审视

    马继勇;

    以民族复兴历史使命感教育和激励学生,不仅是高中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着力把握和始终坚持的价值引领方向,还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本质要求。教育的使命呼唤思政课教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从知识蕴含、课程价值及心灵共鸣等方面充分发挥价值引领的逻辑导引、实践价值和育人成效,在理论感召中实现价值认同,在问题导向中推动议题重构,在文化浸润中夯实践行脚步,使学生在价值引领中明大理、育远志、长才干、做贡献。

    2024年13期 No.949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协商民主的方式促进思政课讲好道理

    盛向荣;

    思政课要把道理讲好,离不开师生共同努力。梳理协商民主的丰富内涵,其平等、商量、包容、共识等特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师生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的过程中,促使师生互学共进、相向而行。思政课要坚持以平等、商量、包容、共识为基石,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2024年13期 No.949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海导航

  • 巧施“三合策略” 讲好“大思政课”

    杨雷;秦春华;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其他学科教学相互配合,共同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开门办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挖掘资源,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是实施“大思政课”的总体要求和题中之义。讲好高中“大思政课”,推进跨科融合、强化学科协同育人,注重内容整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实现内外联合、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2024年13期 No.949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学新视

  • 跨学科视域下融合教学的价值意蕴及路径

    陈佳路;

    在新时代培养创新型、综合型人才背景下,跨学科教学成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实现路径。跨学科学习是一种协作的深度学习活动,旨在鼓励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探究真实而有挑战性的问题,注重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达成核心知识再构和思维迁移。高中思政和历史融合教学,既是跨学科教学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教学实践,又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建设创新型综合型人才队伍、培养高中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的一种尝试。

    2024年13期 No.949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中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U型教学策略探索

    徐霞;

    高中思政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迁移U型学习模式,找到“还原与下沉—体验与探究—反思与上浮”U型过程背后的逻辑线“知—情—行”。同时,结合当代高中生特点,探索“回归现场的情境创设—激发认同的叙事视角—走向理解的社会参与”的实践路径,真正实现爱国之理、爱国之境、爱国之情相融相生。

    2024年13期 No.949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教育教学

  • 大单元教学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其价值

    刘石成;黄盈;

    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把握大单元教学的意蕴及深刻理解其理论基础,探索大单元教学的缘由,是落实高中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将学科知识进行系统化、关联化处理,将零碎、孤立的知识点转化为整体、联系的系统知识,既能够促进学生系统思维和迁移能力的形成,又能够助力学生对实际问题和创新问题的解决,是彰显学科核心素养整体性特征的必然要求。

    2024年13期 No.949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9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指向高阶思维的辩题设计

    罗绍良;

    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思政课的重要任务,而思维能力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高阶思维是涵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辩论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辩题设计是关键。辩题作为思维发展的起点,其提出与解决是学生发展高阶思维的重要环节。辩题应具有探究性、开放性、时代性等特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热点,使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实现思维进阶。

    2024年13期 No.949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活力课堂

  • 让课堂“有戏”:思政课教育戏剧实践谈

    施晓云;

    高中思政课聚焦教育戏剧实践,契合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追求。基于关照身心协调发展、素养和潜能普遍提高的学生需要,打造思政“有戏”课堂,需要聚焦核心事件揣摩与设计角色,在戏剧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和角色互置,收幕时进行角色反思与评价。教育戏剧实现了角色育人的学科价值转化,通过形象的感染和情感的陶冶,真正使思政课教学焕发生机。

    2024年13期 No.949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法治纵横

  • 政治认同视域下的《法律与生活》教学

    张远明;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形成坚定自信,是中学法治教育的不懈追求。政治认同是形成法治意识的基本条件,法治意识是政治认同的必然要求。《法律与生活》教学应该将宏阔的政治视野与生活化的法治育人实践紧密结合,在凝练教学立意、选择情境案例、开展实践活动、落实增值评价等方面凸显法治教育的政治认同底色,促进学生坚定法治自信、提升法治素养。

    2024年13期 No.949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逻辑思维助力法治素养培育

    李萍;

    发挥逻辑思维的工具性作用,以《法律与生活》模块中“订约履约诚信为本”教学为例,从法律知识理解、法律事实断定及法律具体适用等方面审视逻辑思维与法治教育的关联,从知识逻辑、事实逻辑及法律逻辑维度探究如何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创设结构化情境、实施结构化评价,赋能《法律与生活》教学,助力法治素养培育。

    2024年13期 No.949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课例赏评

  • 结构化设计:让思政课从宏大命题走向微观叙事

    唐蓓;

    高中思政课讲述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实现思想性、理论性与亲和力、针对性有效结合,需要思政课教师积极探索。以2023年浙江省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评审活动中的“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教学为例,从学理、情境、任务和情感四个方面进行结构化设计,有利于课堂教学从宏观命题走向微观叙事,让思政课更可亲、可信、可用。

    2024年13期 No.949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法护航: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实践

    周明城;王宁;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厚植家国情怀、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爱国主义精神根植学生内心的现实路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深刻理解和挖掘爱国主义的深厚底蕴,精选教学内容,活化教学情境,重视真实体验;要贯彻深度学习理论,利用本土资源,落实深度教学,凝聚爱国力量;要推进素养落地,强化教育引导,强化青春使命,实现实践养成。

    2024年13期 No.949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堂内外_创意空间

  • 在“自找苦吃”中弘扬劳动精神

    沈海华;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中,提到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自找苦吃”体现了劳动精神。以“自找苦吃”为主题进行议题式教学,课前让学生进行“行走的思政课”之科技小院活动,课中以“在‘自找苦吃’中弘扬劳动精神”为总议题展开议学活动,课外让学生围绕总议题撰写短评,自觉弘扬和践行劳动精神。思政课要引导学生把劳动精神内化于心而“明体”,外化于行而“达用”,实现体用贯通。

    2024年13期 No.949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活水天成_话说资源

  • 巧用地方特色资源的议题式教学设计

    马义米;陈燕密;

    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开展议题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吸引力,有必要深入挖掘和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与育人价值,形成思政教育合力。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资源利用,需要立足议题设计、情境创设、活动探究和议题评价四个基本环节,挖掘丰富生动且更生活化的地方特色资源加以支撑,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合作探究中深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

    2024年13期 No.949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活水天成_习而时察

  •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高中生讲述身边的中国故事(28)

    <正>扬运动之风铸健康之魄郭楚过年,一面是长假的悠闲与团聚的喜悦,一面是避免长胖与美食斗争的烦恼。春节贺岁片《热辣滚烫》火了,贾玲从一个欢笑诙谐的胖墩脱胎成为干练清冷的美女。不管电影品质如何,大家都被贾玲的诚心与毅力所感动。贾玲是成功减肥了,可有些国人似乎是在增肥道路上越走越远。据调查,中国男性中,大约41.1%超重或肥胖,而中国女性中,这一比例为27.7%。健康生活,拒绝肥胖,全民运动刻不容缓。

    2024年13期 No.949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活水天成_情境在线

  • 高品质思政课教学情境四维探析

    鲍晓芬;

    新时代,高品质思政课对教学情境提出新要求和新标准,尤其表现在对社会生活情境的高度聚焦。如何以社会生活情境为载体,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以有效课堂任务创设为桥梁,成为摆在高中思政课教师面前的时代命题。以此为研究方向,切实关注以知识深度、生活厚度、思维广度、价值高度为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新路径,真实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促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2024年13期 No.949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评价视界_新题速递

  • 挑战自我 展示风采——2024年3月试题大赛优秀试题集锦

    李爱国;张法柳;刘作彪;邓伟军;胡海华;简春喜;丁祥云;

    <正>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壮丽的日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指明了未来世界的必然走向,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并推动人类社会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性变革。

    2024年13期 No.949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评价视界_走势明察

  • 思政课作业改进与命题创新的逻辑理路

    方军;

    当下,思政课作业与命题存在原创性不够、偏重知识点考查、差异性要求不足等问题。思政课教师必须进行作业改进与命题创新,立足素养立意,建立任务导向型命题框架,围绕核心学科任务,优化组合试题类型,达成学科内容闭合与作业形式开放的平衡,从评价端有力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

    2024年13期 No.949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成长空间_学科研修

  • 立足实践,品读《哲学与文化》

    宋景堂;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科学的实践观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各个方面与环节,将其各个组成部分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哲学与文化》教材一以贯之地从实践出发,阐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整体上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统一性。

    2024年13期 No.949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谈经济分析的伦理归属问题

    史菊芳;

    经济行为的经济分析需要伦理道德的约束,经济理论的研究离不开伦理道德的思维分析。市场失灵现象、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经济学的科学性等问题的分析,说明只有借助伦理道德思维分析,经济理论才能有效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本质与规律,让经济学更好地为人类生存和幸福服务。

    2024年13期 No.949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成长空间_大家启智

  • 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自觉——以一体化发展为问题分析视角

    吴龙军;

    在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提升教师的专业自觉能力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要从根本上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必须遵循“三大规律”,坚持“八个相统一”,改变落后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模式,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学科自信力和职业认同感。同时,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强的教育教学胜任力,引导学生运用思想政治专业术语表达,坚持科学性和生活化统一的话语体系,以专业伦理为导向,建立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综合评价体系,配齐建强教师队伍,建立协作育人机制,从整体上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发展。

    2024年13期 No.949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学术品读

  • 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分析

    杜军龙;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实践中创造的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发展产物。红色文化中蕴含着崇高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与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构成,引领着革命先烈浴血奋战、努力拼搏,亦凭借着超越历史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激励着后辈勇往直前、创新发展。红色文化作为在历史沉淀中累积的精神文化,是当今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

    2024年13期 No.949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付欣;

    <正>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的学生有着重要价值,通过整合大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和方法,可构建一个更加连贯和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而在不同学龄阶段有效植入和强化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观念。换言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融合的优势在于提高教育连贯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适应不断演变的社会需求,强调在不同教育阶段之间高效衔接与合作的必要性,教育者需要在教育改革阶段促进教育衔接,继而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营造更好的教育氛围。

    2024年13期 No.949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唐兰兰;

    <正>在教育领域演进浪潮中,思政课实践教学效能提升触及教育理念的根本性革新。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及知识架构的日益复杂,旧有教学范式已难以契合学生对深层学习及批判思维的渴望。故此,探寻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策略成为教育革新的紧迫课题,是塑造教育蓝图的关键。本文旨在运用挖掘融合案例增进课程互动性、通过实践活动加固知行合一桥梁、借助前沿数字技术开阔教学视野、

    2024年13期 No.949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几点思考

    单培凤;

    <正>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需要守护初心,加强使命,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成长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将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忠诚、创新的素养,增加教育载体,创新教育模式,使学生逐步成长为国之栋梁。时事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课融合研究》一书,是作者孙晓玲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研究成果。作者在书中指出,高校要明确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一方面,

    2024年13期 No.949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韩乃茂;

    <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核心课程,也是高校担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高校应深入思考如何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革新,增强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从而助力高校强化使命担当,有效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武装学生头脑,继而培养振兴中华的关键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政教育高度重视,且教育兴国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作出的战略性部署。鉴于此,

    2024年13期 No.949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

    李恩华;

    <正>在教育领域与工业界交叉点上,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路径成为一项创新举措,旨在消除学术教育与实际工作的鸿沟,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将企业需求和市场趋势融入教学内容,不仅加强课程相关性和应用性,还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基于校企合作优化高职思政课教学,旨在探讨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路径优势和实施策略。

    2024年13期 No.949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就业的思政教育价值意蕴及实现

    徐琳;魏宇;

    <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与就业思想有关。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可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使其在抵御不良思想侵蚀下,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未来就业奠基。房楠、杨辉所著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融合研究》一书,2021年由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共有9章。第一章阐述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关系。第二章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2024年13期 No.949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协同学习环境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

    李方姝;

    <正>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承担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使命。2020年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提出标志学校思政教育进入一个新时期,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2024年13期 No.949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对策探究

    罗佳;

    <正>00后大学生的思维想法、处世方式有较大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提出较大挑战。师范院校必须在教育与管理方面探寻新路径,反复研究,从转变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模式等维度入手,为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著的《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2002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专题研究作为主线,以典型的案例与案例分析为依托,从教师工作、生活实际入手,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2024年13期 No.949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新媒体的大学生美育意识提升策略

    孙利沙;

    <正>“培养什么人”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时代新人。高校美育工作借助“以美育人”,有效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美育意识与美育能力,塑造其健全人格。当今时代,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不可或缺的媒介。面对繁杂多变的网络虚拟世界,信息碎片化、庸俗化及趣味化等现状对大学生美育意识提升产生深刻影响。如何快速适应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形势,有效提升大学生美育意识,

    2024年13期 No.949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政治哲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起源探究

    王政燃;

    <正>社会语境复杂多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公民意识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其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探讨。基于政治哲学的广阔视野,系统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起源、发展策略,旨在构建一个全面且深刻的分析框架。通过追溯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脉络,详细阐释政治哲学为之提供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指引。在深入探讨理念形成和价值观根基上,认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吸引力和实践效果。

    2024年13期 No.949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探究

    祁卉璇;张红雷;

    <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发展进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立足理论教学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成效、提升教学整体水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基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成绩,探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取得更高成效的路径。

    2024年13期 No.949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中政治教学的本质与策略选择

    刘书银;

    <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强调通过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中是学生树立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需通过政治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及政治涵养,进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高中政治教学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应主动求变,以生为本,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政治教学策略。

    2024年13期 No.949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创新实践

    杨越;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质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创新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创新实践的措施等方面探讨与研究。张鹏超、吴德银、俞婷所著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2024年13期 No.949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基因融入与传承

    杜晓霞;

    <正>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既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又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更应传承红色基因。李正兴、左功叶所著、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传承红色基因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一书,围绕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及其运用,

    2024年13期 No.949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瞭望思政大视野 勇绘时代新蓝图——杭州市临平区依托弘临思政学院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赵琪峰;殷斌宇;

    <正>杭州市临平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地名“临平”,以“弘正道,临未来”的美好寓意,2022年2月由中共杭州市临平区委宣传部、临平区教育局创设弘临思政学院。

    2024年13期 No.949 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二届初中道德与法治品位课堂观摩会通知

    <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周年,思政课教学呈现出高品位、高质量发展态势。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出有品位的道德与法治课,扎实推进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致力于建设“大思政课”格局,更好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是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和教研人员共同探讨的课题。《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关注时代关切、

    2024年13期 No.949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