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军龙;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实践中创造的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发展产物。红色文化中蕴含着崇高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与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构成,引领着革命先烈浴血奋战、努力拼搏,亦凭借着超越历史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激励着后辈勇往直前、创新发展。红色文化作为在历史沉淀中累积的精神文化,是当今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
2024年13期 No.949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付欣;
<正>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的学生有着重要价值,通过整合大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和方法,可构建一个更加连贯和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而在不同学龄阶段有效植入和强化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观念。换言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融合的优势在于提高教育连贯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适应不断演变的社会需求,强调在不同教育阶段之间高效衔接与合作的必要性,教育者需要在教育改革阶段促进教育衔接,继而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营造更好的教育氛围。
2024年13期 No.949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兰兰;
<正>在教育领域演进浪潮中,思政课实践教学效能提升触及教育理念的根本性革新。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及知识架构的日益复杂,旧有教学范式已难以契合学生对深层学习及批判思维的渴望。故此,探寻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策略成为教育革新的紧迫课题,是塑造教育蓝图的关键。本文旨在运用挖掘融合案例增进课程互动性、通过实践活动加固知行合一桥梁、借助前沿数字技术开阔教学视野、
2024年13期 No.949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单培凤;
<正>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需要守护初心,加强使命,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成长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将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忠诚、创新的素养,增加教育载体,创新教育模式,使学生逐步成长为国之栋梁。时事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课融合研究》一书,是作者孙晓玲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研究成果。作者在书中指出,高校要明确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一方面,
2024年13期 No.949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乃茂;
<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核心课程,也是高校担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高校应深入思考如何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革新,增强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从而助力高校强化使命担当,有效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武装学生头脑,继而培养振兴中华的关键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政教育高度重视,且教育兴国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作出的战略性部署。鉴于此,
2024年13期 No.949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恩华;
<正>在教育领域与工业界交叉点上,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路径成为一项创新举措,旨在消除学术教育与实际工作的鸿沟,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将企业需求和市场趋势融入教学内容,不仅加强课程相关性和应用性,还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基于校企合作优化高职思政课教学,旨在探讨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路径优势和实施策略。
2024年13期 No.949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琳;魏宇;
<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与就业思想有关。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可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使其在抵御不良思想侵蚀下,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未来就业奠基。房楠、杨辉所著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融合研究》一书,2021年由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共有9章。第一章阐述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关系。第二章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2024年13期 No.949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方姝;
<正>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承担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使命。2020年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提出标志学校思政教育进入一个新时期,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2024年13期 No.949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佳;
<正>00后大学生的思维想法、处世方式有较大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提出较大挑战。师范院校必须在教育与管理方面探寻新路径,反复研究,从转变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模式等维度入手,为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著的《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2002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专题研究作为主线,以典型的案例与案例分析为依托,从教师工作、生活实际入手,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2024年13期 No.949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利沙;
<正>“培养什么人”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时代新人。高校美育工作借助“以美育人”,有效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美育意识与美育能力,塑造其健全人格。当今时代,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不可或缺的媒介。面对繁杂多变的网络虚拟世界,信息碎片化、庸俗化及趣味化等现状对大学生美育意识提升产生深刻影响。如何快速适应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形势,有效提升大学生美育意识,
2024年13期 No.949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政燃;
<正>社会语境复杂多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公民意识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其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探讨。基于政治哲学的广阔视野,系统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起源、发展策略,旨在构建一个全面且深刻的分析框架。通过追溯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脉络,详细阐释政治哲学为之提供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指引。在深入探讨理念形成和价值观根基上,认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吸引力和实践效果。
2024年13期 No.949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祁卉璇;张红雷;
<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发展进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立足理论教学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成效、提升教学整体水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基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成绩,探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取得更高成效的路径。
2024年13期 No.949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书银;
<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强调通过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中是学生树立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需通过政治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及政治涵养,进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高中政治教学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应主动求变,以生为本,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政治教学策略。
2024年13期 No.949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越;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质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创新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创新实践的措施等方面探讨与研究。张鹏超、吴德银、俞婷所著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2024年13期 No.949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杜晓霞;
<正>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既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又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更应传承红色基因。李正兴、左功叶所著、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传承红色基因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一书,围绕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及其运用,
2024年13期 No.949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